为伤心的故事落下多少泪
从2004年开始,王姬就担任中国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减少出生缺陷和残疾行动的爱心大使,并多次走访那些受出生缺陷和残疾危害的家庭。通过这些活动,她深深地感受到这些孩子和家庭的不幸,不知道落下了多少眼泪。可以说,每个残疾的孩子都是一个伤心的故事。在他们的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母亲。
在陕西的一个家庭,两个孩子都是先天愚型,十四五岁了生活也无法自理,母亲辞职在家一心照顾着他们。两个孩子看到漂亮的大明星非常兴奋,一会儿趴在王姬的耳旁说悄悄话,一会儿又亲吻王姬的脸颊。他们的母亲看到此情此景,满眼都是泪水。而在走访的另一个山区家庭中,孩子生下来就是脊柱开裂,24年来只能借助双手在地上爬行。王姬见状,立即掏出了一叠钱塞给了孩子的母亲。那淳朴的母亲拉着王姬的手,半天才说:“将来我老了,孩子可怎么办呀?”听了这句话,王姬的心也被触痛了,泪水忍不住地涌了出来。
提起这些不幸的孩子和母亲,王姬的眼睛有些湿润。她说:“同情和感动是远远不够的,我们也许无法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但至少可以尽自己的微薄之力,给这些受残疾困扰的孩子和母亲一些帮助。”就这样,在各种公益活动中,王姬总是带着亲切的笑容,呼唤着人们的爱心。
2005年,她为云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募集捐款,被授予“云南省希望工程爱心大使”称号;在2008年中国地产慈善之夜,她拍卖戏服捐献1万元给贫困母亲幸福工程;2008年在中国大理名人高尔夫慈善联谊赛上,她拍卖签名运动服捐献8万元资助那些贫困地区有艺术天分的孩子……王姬希望每一个孩子和母亲都能感受到温暖的爱。
常怀感恩之心,坦然接受人生苦难
虽然都是残疾儿童的母亲,但王姬觉得,比起探访的那些家庭,她已经很幸福了。因为有一定的经济条件,王姬可以带着儿子去各地接受先进的治疗,现在的情况也比以前好了很多。儿子的残疾,让王姬遇到了人生的难题;儿子的纯真憨直,又让王姬学会了如何去面对。她笑言自己现在也像儿子一样,不管遇到什么,都能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对待外界,这样每天都会很开心。
除了这个让王姬格外心疼的小儿子,她还有个聪明漂亮的大女儿。尽管女儿生长在国外,但王姬始终坚持用中国的文化教育女儿,让女儿明白自己的根在中国。2008年奥运会,王姬和女儿一同成为志愿者,为奥运服务。这样不仅仅是为了让女儿感受百年奥运的氛围,更重要的是让女儿担负起一个中国人的责任。看到刚刚18岁的女儿每天在烈日下一站就是四个小时,忙的时候连水都顾不上喝一口,确实有点心疼。但王姬觉得,对于女儿来说,这是难得的人生经历,是值得一生珍藏的美好回忆。
在儿女们成长的同时,王姬也越来越多地思考人生。在她看来,人生就是去解开一个一个的难题,解开的难题越多你明白的也越多。从某个角度去看,这何尝不是人生的一种财富?马雅可夫斯基的名句“痛饮生活的满杯”,是王姬很欣赏的一句话。她说:“苦难是人生的一个过程,既然无法逃避那就坦然接受,用平和的心态去体味人生的酸甜苦辣也是一种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