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了这么多,我并不是责怪老妈,其实我也给她出了蛮多难题。只是想表达出一个“坏孩子”心中的“好动机”。
有了这样的心路历程,我对小孩子就有了如下的原则:
一、就事论事,从不翻旧账,不说责备的话。我解决某一件事情的时候,比一般的父母更严厉,更坚持原则,从来不被孩子的脾气和眼泪打垮。但事情一旦解决,就永远过去,不再提起。说句心里话,我喜欢自己的这一点。
二、过程和结果二选一。以洗碗为例,刚学做事情的孩子,很难做到不打碗、也不出别的纰漏,又洗得很好,总是要交学费的。如果我来教一个孩子洗碗,我先告诉他方法,然后就放手让他去尝试,无论用什么办法,只要洗干净就可以。就算打几个碗,那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孩子还能从中总结经验呢。
三、读懂孩子真实的心声。遇到调皮的,或者像我一样有特殊“口碑”的孩子,我总是试图穿越种种行为的迷雾,去寻找他心中真实的愿望和良好的动机。最后,我总能得到这样的结论:每个孩子都是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