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的面前家长请不要互相抱怨

编辑:denghuiyang | 出处: 妈妈网

  【分析】

  孩子的心理比较脆弱和敏感,他们看到父母因自己而吵架,就容易产生“这都是因为我”的想法,而一味自责下去,就在不自觉中放大了自己的缺点,认为自己一无是处,羞耻感和无助感也油然而生。长此以往,孩子会变得压抑而自卑,认为“反正自己会给人惹麻烦,那就干脆把它变成现实”。自卑催生自暴自弃的情绪,从而“破罐子破摔”。

  让孩子知道父母很棒

  在餐桌上,妈妈给小乖盛了汤准备喂。有点烫,小乖一直喜欢温热微凉的饮食,所以妈妈暂放下,先喝自己那碗。爸爸不忍心看小乖直勾勾看妈妈喝汤的眼神,喂了口饭给她,顺口说:妈妈只顾自己喝汤。她不喂宝宝,爸爸喂。爷爷看到小乖妈有点生气,打圆场说:她爸爸开个玩笑而已。

  正确做法

  事后,小乖的妈妈跟他们说,无论父母是对还是错,都不应该在孩子面前讲。除了让被讲的父母在孩子面前失去威信,减少孩子对其的依赖和爱戴外,最重要的是让孩子没有了自豪感和自信心。

  小乖的妈妈总是在小乖面前讲:妈妈很爱你,爸爸更爱你,外婆更更爱你。目的是想让孩子感觉自己被每一个家庭成员爱着。小乖妈从来不在小乖面前讲家人的不是。不是因他们没有不是,而是不想让孩子与他们产生隔阂,对他们误解。

  小乖妈表示,虽然孩子的爸爸只是开个玩笑顺嘴一说,但对于小孩子来说,分辨认真和玩笑似乎还很难。

  离婚了也别相互抱怨

  小天的爸爸妈妈离婚了,但是小天的妈妈一直很注重对孩子的教育。然而,小天的奶奶现在一直在孩子面前说小天妈妈的坏话。比如妈妈爸爸吵架后,小天的奶奶就说“长大后要为爸爸报仇”,“妈妈是坏妈妈”,“我给了你妈十年的面子,现在不给了”等诸如此类的话,孩子现在还学会了传话,小天的妈妈担心孩子以这种传话来寻找乐趣,他可能从中感觉他被重视。

  正确做法

  无论跟前夫关系如何,都不能在孩子面前流露对前夫的不满,因为这直接影响到孩子怎样看待自己作为一个男性的为人、品行和自尊。无论怎样仇视你的前夫,在孩子面前,都必须忍耐下来,给孩子树立一个正面的父亲形象。也就是说,要对孩子说他爸爸的好话。

  不要试图改变对方教养孩子的态度,这样你会跟他们纠缠不清,也恰巧满足他们的愿望。在教育孩子方面,你需要跟他们划清界限。毕竟他们跟孩子一起的时间短,你对孩子的影响最大。

  严重影响孩子的处世方式

  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儿童心理专家冯夏婷表示,说别人的不是,批评别人,当着面说是光明正大,背后偷偷摸摸说,用损毁的方式,就不够光明正大了。每个人都有缺点,都会做错事,但都要彼此尊重,才能相处愉快。孩子也需要学习这些。别人做错事,当面给他说,是帮他改正,背后说,则没了这个作用。

  经常在孩子面前说别人的坏话,久而久之,孩子会认为那个人不好,这会影响到孩子日后处世为人的方式,对他将来与人相处也没啥好处。特别是夫妻在孩子面前互相讲对方的坏话,如果双方都是想借着孩子打击另一方的话,这个目的就不可能达到,因为结果是孩子会不尊重他们中任何一方,会认为两人都不是好人。

  在孩子面前请为对方开脱

  一些夫妻,尤其是一些离了婚的夫妻,有很多抱怨、怒气,他们常把抱怨与怒气撒在孩子身上,并在孩子面前说对方的坏话与不是,这对孩子的影响是极其不好的。他长大后会恨不跟他生活的那一方。这对大家都不好。生活要继续,有矛盾就解决矛盾,但不要把矛盾转移到孩子身上。

  至于邻居或孩子之间,也是一样的,不要在他的面前讲对方的不是。孩子是很单纯的,你怎么说他就会怎么表达出来。比如,你在他面前说了另一个人的不是,他会在那个人面前直接转述说:我妈妈说了,你怎样怎样。对方听了,肯定是不高兴的。要互相为对方开脱,比如,当时他可能很生气。这样孩子长大后,才会成为一个受欢迎、易相处的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