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二 指导孩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习惯
合理安排时间既反映出一个人的学习和生活态度,也可以使得孩子赢得更多的时间来学习,它是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时间观念的孩子总是感觉时间不够用,他们每天并没有做什么事情,不知道时间花在哪里了。
对于那些没有时间观念的孩子,父母可以在与他们协商后制订一份科学合理的时间安排表,并且设置一定的奖惩措施,促使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培养他们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建议三 指导孩子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独立思考是真正追求知识的孩子不可缺少的良好习惯。学习不是机械地重复一项又一项的记忆工作,知识需要经过不断的思考才能更长久地沉积在孩子的大脑里,经过思考后的知识才能被记忆得更加深刻和持久。
韦碧菡是个六年级的女孩,她学习成绩很好,而且很善于思考。韦碧菡的妈妈从小就鼓励她在学习时多提问题,因为她认为孩子有问题说明她在思考,而不是死记硬背。
有一次,女儿在背王维的一首古诗时问妈妈:“王维当时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呢?”妈妈告诉她:“你把诗里每个词、句都弄明白了吗?诗的大意你清楚了吗?如果这些都做到了,你再去找找王维的资料,查一下他写这首诗的时候生活状况是什么样的。”在妈妈的指导下,韦碧菡解决了这个问题,并且对这首诗的记忆也更加深刻了。
父母要重视孩子的提问,认真地回答孩子的问题,鼓励孩子在学习时多思考,多提出疑问,不要读死书,并且指导孩子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在这个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孩子便会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建议四 指导孩子养成多阅读的好习惯
随着计算机和电视的迅速普及,现在的孩子对于网络、电视的依赖也越来越明显。众多教育专家都不约而同地指出电脑和电视提供的许多信息是不利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的,多阅读有益的课外书籍才是积累知识的正确之道。阅读可以使孩子增长见识,体会到书中文字的魅力,引起孩子内心的共鸣,是一种使知识与精神双丰收的良好学习习惯。
父母平时应该以身作则,尽量多读书看报,尽量不要在孩子作业时看电视和玩电脑,让孩子从小养成爱阅读的习惯。同时父母还应该多引导、督促孩子去阅读各种有益的课外书籍,增长孩子的见识,丰富孩子的知识面。
建议五 培养孩子认真完成作业的好习惯
认真完成作业是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足以让孩子终身受益。一个不认真完成作业的孩子必然做事马虎,也不能形成谨慎的学习态度。因此,父母应该指导孩子养成认真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
父母应该告诉孩子:写作业时应该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更不能在未完成作业时邀请同学或者朋友来家里玩;写作业时应该认真进行思考,对于自己不懂的地方不能蒙混过关,要及时向父母请教;写作业时态度要端正,书写要工整。
成功教子箴言
-------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每一天、每一月、每一年的积累,慢慢丰富孩子的知识,最终把他们推向成功的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