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爸爸尊重孩子的意愿和想法有哪些

编辑:denghuiyang | 出处: 妈妈网

  建议一 不要遏制孩子的一言一行

  孩子的每一言意味着他在独立思考,每一行意味着他在积极探索。孩子的一言一行,都表达着他的意愿和想法。爸爸要鼓励、培养孩子的探索精神,千万不要过度管束,否则会让孩子失去探索的兴趣和勇气。

  孩子的体内有一股神奇的力量,推动他对身边的每一件新生事物都会产生好奇心,孩子正是在这些好奇心的推动下不断探索,不断地学习、成长。因此,爸爸要对孩子的这些特殊“言”“行”给予鼓励和尊重。

  建议二 坦然面对孩子的成长“意外”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总会出现各种“意外”:孩子因生气而摔坏玩具,上课吃零食,打架受伤……面对这些“意外”,爸爸要能够坦然面对。

  一天放学后,刘剑对王群说:“你的帽子像女孩子戴的。”王群知道刘剑是在挑衅,于是和他扭打了起来。不一会儿,王群把刘剑的手抓破了,刘剑也把他的脸抓破了。

  回家后,爸爸看到他的大花脸,笑道:“小英雄挂彩啦,出了什么事?”王群把帽子一扔,讲述了事情的经过。爸爸听后也乐了,对王群说:“他说你,你就动手打他,这可不是好的解决方式。下次你试着换另一种方式处理,效果可能会更好。”

  孩子之间的“问题”“纠纷”,要留给孩子自己去解决,爸爸不要插手。“意外”也代表了孩子自己的行为意愿,是孩子对生活问题的探索结果。爸爸只要表明自己对待问题的态度就可以了,剩下的事情还是交给孩子自己来解决吧。

  建议三 不强硬推行自己的政策

  爸爸不要强行向孩子推行自己的政策。如果想给孩子制定相关的规则、制度,最好征询孩子的意愿,双方共同协商制定。无论多小的孩子,如果不在乎他们的意愿,都会产生逆反。这样并不利于爸爸好政策的推行。

  建议四 赏识孩子的“好点子”

  对于孩子的“好点子”,爸爸要多给予鼓励,让孩子喜欢献言献策。

  张民家要装修新房子了,他对这件事表现得很积极,对爸爸说,他要天蓝色的窗帘,要有阿童木图案的书桌……爸爸听着孩子的要求,一一应允了。爸爸还请他对家里其他房间的装修也提提意见,他的好点子都获得了批准,爸爸还夸奖他的主意真不错,张民听后,心里也很得意。

  爸爸赏识孩子的好点子,并不一定是孩子的意见有多好,赏识表现了对孩子意愿的尊重。这样会鼓励孩子独立思考,树立主人翁意识,让孩子变得有主见。

  建议五 用爱化解孩子的不良言行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不良言行,抽烟、酗酒、打架、逃学……面对孩子这些不良行为,打骂肯定是不行的。爸爸要多用关爱来挽救孩子,让孩子深知这些行为的危害。爸爸给予孩子爱和尊重,孩子也更乐意改正错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