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儿子的检讨后,我被重击的脑子不晕眩了,虽然心情还是很沉重的。因为,我和儿子一起找出了躲在他这个“C”背后真正的病毒。Ian也确实认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他自己总结了接下去要重点执行的三个方面:
1、 写日记,跟踪记录每天的作业。
2、 找外援,委托妈妈做日常的监督和提醒。
3、 多沟通,经常与老师交流,得到他们的指导和帮助。
我的自我学习:帮助孩子自己去解套
做完这些后,我再次审视成绩单上那个“C”时,已不觉得那么刺眼了,反而觉得很幸运 Grundy 先生给了我们这个“C”。因为我知道这个“C” 无关乎儿子的品德品行,也无关乎他对学习的热爱程度,最重要的是这个“C”提醒了我应该去帮助 Ian 适应初中的全新学习方式和加强它的自我管理能力。有几点我很明白:
1、无需花时间去做陪读妈妈(我始终反对被动的陪读);相反我更应该多监督少陪伴。
2、多提前与Ian讨论如何做,少给 Ian 下命令让他被动地去执行。
3、无需买一堆教辅书进行题海战术。
当然,成绩单上的这个“C”让我还悟出了几个重要的道理:
1、 家长不要急于用学校的分数来判定孩子的现时表现和未来能力;更不要一见成绩低了就加足马力使劲地逼他/她“恶补”。可能很多时候,成绩低的原因不在“做题多少”,而更在于如何去做。
2、 其次,分数只是一个“信号”,它告诉孩子和家长“该注意点什么了”!做父母的在看到孩子成绩报告单后也应该做点自己的功课,那就是尽量去找出躲在成绩背后的原因,并帮助孩子自己去“解套”。家教补习和题海战术可能短时间里有作用,但从长远来看有可能是治标不治本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3、 叫骂,体罚和打孩子则更是不足取的下下策了;这样做,父母不仅承认了自己无能力与孩子良好沟通,更关键的是孩子除了受威吓之外,没有学到任何积极改变现状的能力。由此,那个“套”将一直套在父母的脖子上很久很久,可能直至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