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孩子听话难道真的就好吗?

编辑:denghuiyang | 出处: 妈妈网

  听话

  理由3 恐吓,让孩子胆小顺从

  齐齐原来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孩子,活泼外向。有次,妈妈带齐齐去动物园。正当要给大老虎照相的时候,大老虎不早不晚地张大嘴打了个哈欠,吓齐齐一跳。从此,只要妈妈压低嗓子说,“还不睡啊,大老虎来了!”“还不听话,大老虎就来吃掉你!”齐齐就一脸苍白,赶快听话照做。齐齐妈得意极了,“大老虎打了个哈欠,解决了多少问题呀!”

  解惑:靠吓唬宝宝来让他听话,这种做法可以说是有百弊而无一利。由于宝宝年龄小,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时期,他们的神经系统比较脆弱。恐吓对宝宝来说,是一种强刺激,会使宝宝过分紧张而变得胆小畏缩,使宝宝形成懦弱的性格。有些人总是利用宝宝的弱点来吓唬宝宝,如,知道宝宝怕黑,就吓唬他关黑屋子;宝宝爱玩游戏,就以不让他玩游戏进行恐吓。宝宝为了怕关黑屋,怕剥夺游戏机会而听话求饶,这就使宝宝将来成为唯唯诺诺缺乏主张的人,也可能使他成为阳奉阴违的人,这种情况对宝宝今后人际关系和社会性发展非常不利。

  宝宝开始不听话的阶段,是他个体意识发展的阶段,他开始独立、拥有个性,这是好事。当宝宝的想法只是违背大人的意愿,本身没有原则性的对错,那么多数情况下需要尊重他的想法。但如果是原则性的问题,那么父母就要坚持原则。父母只有把宝宝当成独立的人,凡事平等商议,宝宝才能慢慢捡回自信。

  听话

  理由4 过多束缚,孩子成了办公室提线木偶

  暑假带优优去上班,妈妈一直叮瞩孩子:“要乖,不能闹腾!绝对不能让妈妈的头儿看到宝宝来了,要是被老总看到的话,妈妈就没有工作了,优优的洋娃娃、冰激凌都没钱买了。”优优一脸紧张地点点头。可最后,偏偏还是在茶水间碰上了大领导,大领导和蔼地请优优去他的办公室玩一会儿,要送国外带回的巧克力给她,优优说什么也不肯去,躲在妈妈身后,闹得大领导很尴尬。

  解惑:不得不带宝宝上班的爸妈大多会夸张办公室的纪律和等级森严,造成孩子畏首畏尾,孩子会因缺乏与成年人的交往经验而变成爸妈的小尾巴,胆小内向。中国的爸妈最喜欢为孩子与其他成年人的交往做决定,造成孩子接不接受他人的礼物,能不能跟爸妈的同事和上司就餐,全要偷看爸妈的脸色,变成可怜的提线木偶,丧失了孩子特有的天真坦率。

  爸妈可以为孩子设置一些规定,如“不能打扰伯伯超过10分钟。”“可以接受一小包巧克力,不能拿上一大盒。”然后让孩子自己决定要不要和同事或上司单独交流。孩子需要在与其他成年人的交往中积累经验,在短暂离开爸妈之时建立自己的安全感,这种迅速适应环境的能力是相当重要的,平时就要注意培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