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为“以防万一”的意识所累!

编辑:denghuiyang | 出处: 妈妈网

  就目前人们的认识而言,似乎孩子们同样也不该去操场上。

  “大约有40%的学校已经取消了课间休息时间。”美国两党法律改革团体共同利益协会(Common Good)主席菲利普・霍华德声称,“部分原因在于考试压力,校方认为孩子们应该把所有时间都用来准备考试。另一条十分重要的原因在于,孩子们在课间休息时需要专人监护,并且即使这样也不能彻底消除发生事故的可能性,而一旦发生事故,学校需要承担连带责任。”家长的指控会对学校造成沉重打击,而要避免这种打击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确保孩子们不会做任何有丝毫危险的事情。例如在操场上滚呼啦圈,以及玩别的游戏。

  这就是为什么今天的学校里再也没有我们小时候爬的那种粗绳了。(对我来说,这一点倒是不错,因为我小时候从来都爬不上去。)有些学校取消了手工、舞蹈、体育等课程,大部分学校都取消了躲球游戏。(这一点对我来说倒也无所谓,因为我不喜欢被球击中。但我的孩子们都很怀念这项游戏。)马萨诸塞州阿特尔伯勒市的一所小学甚至把追人游戏也列入了禁止的范畴,因为按照校长的说法,“游戏过程中可能发生意外”。而在英国,尽管“打栗子”游戏(孩子们分别把几枚栗子系在绳子上,试图挥动绳子打碎对方的栗子―一直是学校里的传统项目,但这一游戏也在很多地方被禁止。尽管少数学校仍然允许孩子们玩这项游戏,但前提是他们必须佩戴护目镜。

  这些学校的做法乍一看似乎非常荒唐,因为不给孩子们课间活动的机会,只会影响课堂气氛。然而,校长们的确有这样做的理由:一旦学校因为安全事故而遭到家长起诉,就有可能面临巨额罚款,甚至导致学校关闭。这一问题是有事实依据的。一份对美国5 000余名小学校长进行的调查显示,其中20%的校长为了避免学校遭到起诉,每周都需要专门花5~10个小时撰写报告,组织会议。你能想象到他们面临的压力吗?他们并没有多少选择,一半的校长都曾经收到过诉讼威胁。所以,再见了,呼啦圈。或许下一项被禁的就该轮到跳绳了―万一孩子被绳子勒死怎么办?

  这种对被起诉的恐惧,并不仅仅存在于学校里。让孩子们正常度过童年实在太不容易了,所以绝对不能允许危险的事情发生。康涅狄格州的一座公园还在考虑是否要禁止玩雪橇,儿童棒球联盟已经遭到了一名母亲的起诉,理由是他们没能教好她的儿子,让他在扑球时伤了腿。另一位母亲起诉美国退伍军人协会组织的一支少年棒球队,因为她儿子的眼睛因阳光直射而受伤。还有一位母亲起诉一次垒球联赛的组委会,因为她在观赛时被接球手漏接的球击中了,她认为组委会没有对接球手进行足够的训练。(漏球的接球手正是她的女儿。)

  正因为这样的事情接连发生,所以少年体育活动的组织者们变得越来越谨慎,生怕出一点点小事。我敢打赌,就算你的孩子因为某种原因幸运地学会了游泳,他们肯定也从来没学过潜水,因为没有人敢冒着被起诉的危险去教他们。驾校同样不敢接纳还处于学龄期的青少年作为学员。在加利福尼亚,家长们需要签署这样一份免责声明:“我完全理解,我的孩子选择参与的这项活动可能造成严重伤害甚至死亡。”

  猜猜“这项活动”是什么?钢琴培训课。

  像这样荒唐的事情还有很多。密歇根州诉讼滥用观察组织(Michigan Lawsuit Abuse Watch)的总裁鲍勃・多里戈・琼斯和他手下的人们每年都会整理出所谓的“荒唐标签大集锦”,其中的“获奖项目”包括折叠式婴儿车上的“折叠前请先把婴儿从车中取出”标签、踏板车上的“本产品在使用时会发生移动”标签、熨斗上的“请勿对穿在身上的衣物进行熨烫”标签、除雪机上的“勿在屋顶上使用”标签、生日蜡烛包装盒上的“请勿将液态蜡烛塞入耳孔或身体的其他孔隙”标签等。

  生日快……哎哟!

  没错,就是这个意思。再举最后一个例子,在用来标记衣料以便剪裁的自动褪色记号笔外面,居然会有“请勿用本品签署支票或法律文件”的标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