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究竟是为什么一做家务就要钱呢?

编辑:denghuiyang | 出处: 妈妈网

  楠楠妈妈说:娘“懒”了,儿子自然变勤快

  我和老公因工作忙,每天都是早出晚归,对于家务活儿我们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但也正因为如此,儿子从小就学会了独立,正应了老人们常说的一句话:娘懒儿勤快。其实没有哪个孩子天生就勤快,勤快的孩子都是父母靠出来的。因为每天回家已经很晚了,人都快累散架了,别说管儿子的学习,就连他的袜子都没劲儿去洗。

  最让我感动的是,10岁的儿子看到我的疲惫样儿,往往会伸出小手给我捶捶背或捣捣肩,那双小手的力度刚刚好,感觉舒服极了!每当这时,我总会抱着儿子狠狠地亲几口或者很享受地说:“谁说儿子不懂得疼父母,看我儿子多孝顺!”

  可能因为我的鼓励吧,儿子总想在我面前表现他的“强大”。从刚上小学起,他就自己洗袜子。虽然每次都洗不干净,但我也懒得管他,衣服经常弄得湿乎乎的。尽管如此,我也总对他说:“瞧我儿子多能耐,自己都会洗袜子了!”

  有一次,儿子犯懒不想洗自己的袜子了,我“自告奋勇”替他洗,而且故意洗不干净。第二天,儿子一看,连声抱怨:“妈妈呀,你怎么还没我洗得干净呢?以后不用你洗了!”表面上我满不在乎,心里却偷笑起来:“臭小子,看你再偷懒!”

  几年下来,儿子在我的鼓励声中越做越好,像洗碗、扫地、倒垃圾之类的家务活儿,他现在已经习惯是他的事儿了。

  点评:多么聪明的妈妈呀!其实教育也有个“你进我退,我进你退”的过程。不费一分一毛,聪明的妈妈照样会让孩子学会做家务,学会自立。就像一位年轻妈妈说过,一次她抱着两岁的儿子下楼梯,因为着急,一脚踩空,连她带儿子一骨碌滚下了楼梯。这位妈妈顾不上屁股摔得生疼,赶紧看儿子摔着了没有,一看没事,她又准备抱起儿子继续下楼,这时,两岁的儿子一把甩开她的手,奶声奶气地说:“我自己走!”此后,这位年轻的妈妈总结出一个经验:要对孩子示弱,孩子就会很快自立起来。

  大学生小巍说:老师的话改变了我的惟利是图

  我读小学的时候就开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旁人都羡慕妈妈有这么好的女儿。其实不然,那时的我只做自己的事,对于妈妈让我帮她按摩和洗袜子之类的要求,我则会按劳取酬:按摩一天20元,包月500元;洗一只袜子一块钱,两只1块5毛钱。妈妈往往很痛快就答应了,还夸我聪明。但是妈妈不知道那种习惯对我日后的影响是多么大。

  初中时期,学校组织团员参加社区义务劳动,我一听是义务劳动就请病假没去。当时的我认为既然是给别人劳动就应该收费,哪有白干的道理,受这种价值观的影响,我嘲笑那些参加义务劳动的同学好傻,认为他们是廉价劳动力,替他们感到不值。后来老师从侧面了解到我没去参加活动的真正原因,就私下把我叫到办公室,老师并没有训斥我,而是耐心地给我讲解:义务劳动是在做好事,因为这些人需要我们,而被人需要和帮助别人都是快乐的事,比收钱更快乐,因为我们的劳动给别人带来快乐的同时也获得了别人对我们能力的肯定,这是拿钱买不来的东西,而这种东西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

  那次谈话改变了我对劳动的认识,也成为我现在实习工作的动力,不计较得失,主动帮老师们跑腿,老师们都夸我眼明手快,纷纷给我上手锻炼的机会,让我受益匪浅。

  点评:人生的收获不仅仅是金钱财富。如果有一颗聪明的心,那么,每一次经历都给你不同的收获,都可能成为人生成功的基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