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应该如何让孩子从小学会理财

编辑:denghuiyang | 出处: 妈妈网

 

  在孩子18岁之前,父母协助他们设定用钱的标准:不买昂贵的名牌东西,省下的钱可以用来学习各种本领――学打各种球类,游泳,做体操,练钢琴,做义工等。大人应该指导孩子不饮可口可乐等垃圾饮料,只喝矿泉水、绿茶、牛奶、原味果汁;穿随意的衣裤,不勤吃炸鸡快、炸薯条,多吃蔬菜、水果……

  对于孩子们所有的“软件”“硬件”的需要,家长们首先要成为孩子们的顾问:这件东西不是你急需的东西,能不能等到促销的时候再买?这东西能不能待你赛完了统考、游泳再买?钱应是激发孩子们创造力,激发孩子们做好事、做能事的奖励或目标。

  圣诞节前夕,一些慈善机构会鼓动小孩参加诸如“给圣诞老人写信”的活动,让他们写下一年的表现和礼物愿望单。女儿曾写信给“北极的圣诞老人”,信上说她一年表现如何之好,希望圣诞老人能在圣诞前夕把礼物送到家门口,她会把牛奶、糕点放在门口欢迎他!不久,她收到一封圣诞老人打印标准的回信……她收到“圣诞老人”和父母“合作”而成的玩具。“善意的谎言”带来了比钱更为重要的爱意。

  女儿所在的小学设有一个小店,节日前夕,家长会的义工会去轮流帮忙照看。那里的货品价格平均一二美元,专门奖励学生在作业、做项目时的优秀表现。学生们可凭积分多少定时去领小礼物。圣诞节前夕,小孩可以从父母这里要到二十几块钱给亲朋好友买小礼物,这种方式不仅培养小孩的爱心,又培养他们灵活运用数学的能力。

  这儿的孩子每到牙齿掉了一颗的时候,都要将牙齿放入小木盒,然后放在枕头底下。父母在孩子沉睡的深夜,把一美元的钱币放在一个信封袋里,以标明“牙仙子”昨晚来访过了。渐渐长大的孩子,依然喜欢这些不攻自破的好心“谎言”,我们大人就要尊重、维护他们的天真。大人“不能让腐朽包围新生,不能让麻木困惑躁动”。

  有一次女儿掉牙,在她入睡的深夜,我才发现自己的皮夹里只有大钱,没有小钱。我想“牙仙子”不应该给孩子大钱的,就悄悄地走近她的床头。“哎”,她的一声梦话、她右手的潇洒一甩,先倒吓死我这“牙仙子”。我给女儿“神秘”地留了一小张纸条说:“中国乡间田野的牙仙子来访过你了,但这次俺给其他小孩的零钱给完了,祝你快乐成长!明天,俺牙仙子还会重返,俺暂时以此信用卡抵押做‘保证’……”

  第二天清早,女儿大笑说:“哇噻,你奖给我‘卡通’,等我长大用吧!”

  前几天,我第一次把10岁女儿得到的100元钢琴奖学金,以她的名义开了一个独立账户,以此培养她从小“自食其力”的自尊感。除了其他教育基金外,我对她“郑重其事”地说:从今以后,你所有的奖学金、压岁钱、暑期卖柠檬汁得到的钱、做家务奖励的钱等等都将被陆续存放在那里。她高兴地笑着说:“看我的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