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应该如何教你的孩子学会分享

编辑:denghuiyang | 出处: 妈妈网

  妈妈点评

  “圣诞老人”通常让孩子写一个礼物希望单,量力而行。这样,好孩子不至于迫使“圣诞老人”“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女儿在7岁的时候十分想要一只小狗。那时,“圣诞老人”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其实,“圣诞老人”可以帮助女儿拥有一只做伴的小狗。“圣诞老人”对此有点遗憾。幸运的是,自从女儿两岁半去幼儿园开始就先后结交了很多像小狗一样可爱、友好的小朋友。

  小孩相信有北极的“圣诞老人”――神圣的爱心老人存在,这就是鼓舞孩子向上的信念。虽然,他们此时还未来得及相信基督教、穆斯林教、佛教等等。小孩喜欢来自“圣诞老人”的礼物,从而来证实自己的好品行是否被认可、大人们是否关爱他们。

  同时,小孩也应学会做“圣诞儿童”,学会去分享、关心其他同龄人和长辈。女儿学校经常开展捐助活动,比哪个班捐赠的罐头食品最多。虽然,他们知道列入好人名单中的小孩才可以得到礼物,但是他们清楚,地球上那些贫困、偏僻得连“圣诞老人”都没法光顾发送礼物的地方也生活着很多不幸、可爱的好孩子。女儿的小学有一个很小的礼品店。志愿者家长负责订购一些价廉物美的小礼品,一年中小店开放三四次。在几个场合(特别是圣诞节前夕),学生可以拿着他们功课上优异的积分券去购买他们喜欢的小礼品。家长们被通知带去装有20美元(总数很少超过50美元)的大信袋,学生事先写好亲朋好友的名单。在大半天的时间里,各班依次去小店购买,在学校里包好礼品,回家后,把礼品放在圣诞树下。借此,小孩运用了数学,懂得了因人而异选择东西。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一种优秀的社交认可文化:爱护别人与被人关爱。

  来自“圣诞老人”的礼物避免小孩养成这么一种坏习惯:好人非得要礼物,就像当官非得要被人请客或贿赂。不给贵重的礼物,难道人们就不能成为品学兼优的好人、尽职尽心的好官?在美国,50美元的礼物可以免税。“礼尚往来”,人们相互间赞扬和欣赏好行为。但是,超过50美元以上的礼物有时就被人看做是有点像贿赂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