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我和儿子陷入僵持,儿子不肯穿防寒服。僵持的结果是,他没有出去,悻悻地回到自己的房间。半小时后,儿子的房间里传出摔东西的声音,还有低低的骂声。见“专制统治”头一回遭到儿子反抗,我有些吓蒙了。
饭自然是无心吃了,我回到自己的房间,怔了两小时才理出头绪来:不能让儿子‘造反’成功!否则以后还怎么管得住他!
我打开儿子房间的门,只见儿子正红着眼睛站在房中间,嘴巴一动一动地,被子和枕头全摔在地上。我厉声喝道:“你真反了!嘟囔什么?大声点儿!”说着,“啪”的一声给了他一记耳光。儿子先是愣了愣,然后像一头暴怒的狮子,抓起桌上的电话、台灯狠狠地摔在地上。我又气又惊,抬头看看突然陌生的儿子。儿子愤怒地盯着我,那眼神里竟充满了仇恨。这是我养育了十几年的儿子吗?我不禁打了个冷战。
此后,儿子又摔了两次东西。
一向温顺的儿子,怎么突然像变了个人似的?会不会是得了精神病?我当时百思不得其解。我找了一位心理医生,安排他以方安平朋友的身份,趁儿子单独在家的时候“登门造访”。
医生问方瑞:“和父母关系如何?”方瑞回答:“我以前怕他们,现在他们怕我。”他以前比较弱小,会挨父母的打,现在他身强力壮了,不用怕父母了。后来,医生对我说,孩子没有精神病,但可能有轻度心理障碍,尽量别让他受刺激,否则病情会加重。医生又说,这个年龄的孩子发育很快,荷尔蒙分泌得多,所以性情暴躁,得让他发泄出来。另外,一定要想办法让他感受到父母的爱。
我和丈夫商量决定,不能让儿子受任何刺激。此后,儿子再摔东西时我们一声不吭。为了让儿子开心,他要什么我便给他买什么,不要的也讨好般地买来一大堆……
对我们的退让,儿子又惊又喜,连他自己也没有料到,原来父母是纸老虎!原来一闹就能要什么有什么!原来我进敌就退!早知道这样,当初何必挨打受气!
知道摔东西、发脾气可以有效地控制父母,于是他准备继续摔下去,摔东西的次数也越来越频繁。起初他摔不值钱的东西,后来他摔电视机、电脑,再后来是拿起什么摔什么。家里的窗玻璃全被砸坏了,那千疮百孔的模样如同我破碎的心。最让我痛心的是,他开始动手打父母,而且一次比一次出手重!说实话,儿子打在我的身上我没有觉得疼,因为心里的伤痛远胜过身体所受的伤痛……
听说儿子要从精神病院回家,我吓得浑身发抖
我和丈夫每天下班回家,进了门都会先看看儿子的脸色:儿子若高高兴兴,我们就松一口气;儿子若愁眉苦脸,我们的心就会“怦怦”直跳。儿子写作业问我问题时,我总是胆战心惊,三言两语地讲完尽快退回自己的房间,怕的是他突然发脾气。
许多个傍晚,下班了,公司大楼空荡荡的,我却枯坐在办公室里不愿回家,也不敢回家……站在窗前,我望着茫茫的夜色思考这样的问题:为儿子付出了那么多,绞尽脑汁地安排他的饮食,鸡蛋换着花样做,牛奶酸奶变着样让他喝,长得人高马大身强力壮了,可以打父母了!小学六年风雨无阻地天天接送,功课天天查看操碎了心……为什么付出了心血和汗水,收获的却是儿子的恨呢?
圣诞节的第二天,儿子放学回到家里,倒头躺在床上生闷气。叫他吃饭,他没好气地说:“还吃饭呢!英语都考成倒数第四了!”儿子大概是因为考试失败感到心理压力很大,也可能是对父母很失望――关键时候父母一点儿也帮不上他的忙!
青春期的孩子,有时会把学习的压力、人际关系的压力以及在外面世界体验到的不安、挫败等烦恼投射到父母身上,迁怒于父母。因为父母是最爱他的人,朝他们发泄愤怒是最安全的。这也是我后来才知道的。
圣诞节后,儿子坚决不肯去上学。方安平没有办法,只好打电话给老师,让老师叫他去上学。儿子听见了,马上冲进客厅,见我们坐在桌前吃早餐,竟一把将餐桌掀翻在地,骂道:“妈的,我说不上学就不上学!我让你们吃!”汤水洒了我们一身,我和丈夫相视无言。儿子气冲冲地瞪着父亲说:“你来打我呀!你以前不是常打我吗?现在,谅你也不敢打了!我敢打你,信不信?”方安平脸色铁青,气得嘴唇哆嗦却说不出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