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生宝宝的游戏
茜茜3岁,最近她老喜欢把娃娃塞到衣服里面说:“我肚子里面有个小宝宝。”然后拿出来说:“宝宝出来啦,饿了,吃点奶吧!”说着就放到胸前假装喂咪咪。我当时跟她解释说只有妈妈和有宝宝的阿姨才会肚子里面有小宝宝,小孩肚子里不会有宝宝的。 请问我这么说对么?
这是孩子的游戏,妈妈只需要配合孩子游戏就可以了,不需要给孩子解释其他。这个年龄的孩子可以在游戏中将周围的物体、人或活动转换成他们希望的任何东西。
日常生活中,孩子获得了妈妈如何生下并喂养孩子的经验以后,会通过游戏来体验这样的过程,茜茜就是这样。她在游戏中将玩具娃娃转换成了自己的宝宝,自己扮演宝宝的妈妈,然后想象自己怀孕生孩子的过程,并模仿妈妈照顾宝宝的活动。茜茜在这样的游戏中可以发展对女性角色的认识――女人要当妈妈,同时体验妈妈照顾孩子的过程――给孩子喂奶。在这个游戏中,茜茜还会通过对妈妈的模仿,学习如何关爱孩子,茜茜在这个游戏中发展了她的性别角色,并没有什么坏处,父母不需要干预。
2. 男孩在游戏中也可以当妈妈
胡老师,您好!我是一名幼儿园老师,幼儿园的孩子在玩“娃娃家”游戏中,有男孩想扮演妈妈、姐姐,有女孩想扮演哥哥……在这种情况下,要不要引导孩子明白爸爸和哥哥是要男孩扮演,妈妈姐姐是要由女孩扮演?是否该这么强调?或者随他们去扮演,爱扮演谁就扮演谁?
有时候,孩子在游戏中偶尔会跨性别扮演游戏中的角色,孩子们想体验异性角色的行为和情感,就像体验异性小便方式的心理一样,这是正常的现象。所以,在游戏中孩子们想扮演什么角色就让他们扮演什么角色,这只是孩子的体验。这种跨性别角色扮演与孩子性别认同障碍并不是一回事,成人不要太多干预。
在北京李跃儿巴学园里,一群4~5岁的孩子准备玩一个大家庭游戏,游戏角色中有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小宝宝、医生、司机。在分配角色的时候,一个男孩要求做妈妈,其他孩子不同意,因为已经有个女孩做妈妈了。他又要求做姐姐,可是另一个女孩已经做了姐姐,只剩下医生这个角色没有分配,于是男孩只好在游戏中扮演医生的角色了。虽然男孩这次希望自己能够扮演女性的角色没有成功,但在以后的游戏中,男孩还是会努力争取体验一次当妈妈的感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