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意义:
3~4岁是孩子的秩序敏感期,喜欢追求完美。在孩子的眼里,事物是完美的、完整的、有秩序的。如果能在这个年龄段来玩挑错游戏,则更能激发孩子参与游戏的兴趣,他会很较真地给你挑错,指出毛病,并感到很有乐趣。在检查和挑错的过程中,他就要聚精会神地听,不能漏听。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对注意力的集中能力非常有帮助。
游戏启示:
在游戏中父母让孩子担当“老师”“家长”这样的角色,能让孩子有成人感、自豪感,容易调动孩子的游戏积极性。报数的游戏还可以从100到1倒着报数,也可以报单数或双数,当然孩子事先要会倒数数了。而“丢三落四”的游戏需要孩子自己先记住报给对方的物品名称,才能检查出对方漏拿了哪样。
经常看电视、上网玩游戏,会使孩子难以集中精力做其他事情。很多休闲类电视节目,虽然画面生动活泼,集声光色于一体,但孩子只能被动接受,不用集中思想动脑思考。而电脑、网上游戏玩多了,也会导致注意力涣散,难以集中精力做其他事情。美国科学家经研究发现,小时候看电视越多的孩子到了上学时,注意力不集中的可能性越高。
※类似游戏:
NO1:当检查员(3~7岁)
这个游戏需要3个人参与,由妈妈先说一句话,比如“今天冰箱里没鸡蛋了”,由爸爸模仿妈妈说话,并故意在说的过程中加上一两个字词,如“今天冰箱里就是没鸡蛋了”或“今天冰箱里没鸡蛋、苹果了”然后由孩子来当检查员检查爸爸多说的词。
NO2:厨房大检查(3岁半~6岁)
让孩子当一回领导吧!事先让他进厨房“视察”一番,看看各种厨具原来摆放的位置。等“领导”视察完毕出去了,你就故意把东西摆乱,比如把碗从碗柜里拿出来放到桌子上,把筷子放到锅盖上,把酱油瓶放到洗菜盆里……之后你再装作毕恭毕敬的样子请“领导”进来大检查,找出放错的厨具。你和孩子演得越像,孩子就会觉得越有趣。
NO3:把图片放错(4~5岁)
把图片分好类放成几排,比如将水果类图片、衣物类图片、玩具类图片各放成三排,要求孩子转过身几秒钟,你趁他转身时,把图片放乱,然后再让孩子检查,挑出错放的图片,将其摆回原处。
NO4:都来排队(3~5岁)
把扑克牌顺序打乱,让孩子按数序排好,重新排正确。
将长短不一的小棍打乱顺序排好,让孩子重排。
此外,还可根据轻重、高低等程度不同的要求,故意排错后请孩子重新为它们“排好队”。
NO5:把图拼错(5~7岁)
父母可以故意把一幅图拼错给孩子看,当然这个拼图要是孩子已熟悉的,这样他才能帮你找出错误。要拼的图可以是自己亲手绘制的图片,比如一张动物图,把图片剪成好几部分,你拼错了让孩子重新拼对,也可以是市面上买来的拼图玩具。
【举一反三】你还能想到哪些用于生活习惯培养中的检查错误的游戏?
摆放鞋子。你故意把鞋子放乱,让孩子成双成对地放好。这个练习还能让孩子学会辨别左右。
分发筷子。最好在筷筒里放颜色各异、款式不同的成对的筷子,吃饭前让孩子成双地摆到餐桌上。这个练习可锻炼孩子的观察力。
整理袜子。一家人的袜子往往又多又乱,父母可以邀上孩子一起来整理袜子,成双成对地挑出来放好。这个练习还能培养孩子爱劳动的习惯。
整理小书柜。让孩子养成自己整理书柜习惯。这能增长知识,学会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