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写作就像做饭,第一需要米,第二需要技巧。米就相当于写文章的材料与词汇。而技巧则是写作方法。这些既来源于生活,也来源于书籍。家长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引导:
1.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
词汇是习作的细胞,而阅读则是积累细胞的最有效途径。书读万卷,下笔有神。可并非每个孩子都喜欢阅读,因此家长要多花心思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孩子不喜欢看课外书,家长可以先给他讲故事,等孩子喜欢听了,你就故意只讲一半,如果急着知道故事结局,孩子就会自己找书看。书籍也要循序渐进,先给孩子看最简单最有趣的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然后再给孩子读神话故事、成语故事、历史故事,最后再到科普读物、名人传记、世界名著等等。家长给孩子买课外书,要考虑孩子的年龄,由拼音版本逐渐过渡到儿童版、青年版。年龄太小看青年版,很难看明白,孩子就容易失去阅读兴趣。
2.帮助孩子积累素材
家长不但要多带孩子深入生活、体验生活,多参与各项丰富多彩的活动,还可以创造机会,帮助孩子获取写作的第一手材料。比如带孩子春游,回来后引导孩子写春天的文章,或者开展家庭知识竞赛,活动结束后,可引导孩子把活动的过程记录下来。家长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写作,既培养孩子的写作兴趣,又让他在欣赏父母的习作中看到自己的不足。
3.教给孩子写作技巧
可以通过剖析文章,帮助孩子从中总结各种写作技巧。比如读完一篇文章,家长可以问孩子文章好在哪里或者是作者用什么方法把文章写具体、写生动的。在此基础上,家长要让孩子将学到的技巧运用到自己的作文里。当孩子完成习作时,家长要帮助孩子点评,把好词佳句勾画出来,还可以念给爷爷奶奶听。总之,发现孩子作文进步后,家长要及时给予肯定,让孩子在赞扬声中爱上写作。
4.培养孩子勤练笔的习惯
想要孩子写作能力突飞猛进,除了多阅读,就是勤练笔。比如看完一篇文章、一本书、一部电影,都可以让孩子把自己的体会感触记录下来,还可以让孩子养成记日记的习惯,把日记当成知心老师,向日记倾诉心声。还可以鼓励孩子创作童话、小说。孩子喜欢看书,看的书多了,自然就有想创作的欲望。父母可以在网上为孩子申请一个博客,让孩子两三天更新一次。当文章得到网友的肯定与鼓励后,那股强大的动力,会驱使孩子继续创作。长期坚持下去,拥有出色的文笔并非难事。
教育小贴士:
父母不要强迫孩子学习不愿学习的知识,不要害怕自己的孩子会落在后面,否则只会削弱孩子的意志。
要尊重孩子自己的梦想,父母不是孩子梦想的决定者,而仅仅是辅助者。
伟大的法国文学巨匠雨果说过:“塑成一个雕像,把生命赋予这个雕像,这是美丽的。创造一个有智慧的人,把真理灌输给他,这就更美丽。”作为父母,我们能给予孩子的,不仅仅是生命和充足的物质,而更要教他真理,教他学会爱和尊重,教他如何做一个健康快乐的人、有助于社会的人,这比任何成就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