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要警惕--对身边孩子的过度教育

编辑:denghuiyang | 出处: 妈妈网

  其实,有一个非常明显的事实,不少的为人父母者却视而不见。这便是,一旦家家的孩子都去“上班”,每个孩子都获得了一百分,其结果又会怎样?有关部门能够做的,一定是再度提高学生的评价标准,孩子们仍就逃不脱在更难的境遇下苦读的无奈。那个令不少家长恨得牙根痒痒的“奥数”不就是这么产生的吗?孩子们除了被升级到一个更为艰难困苦的学习层面,进一步被强化为学习和考试的工具外,没听谁说“奥数”解放了孩子的天性,成全了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说到这里,笔者想引述这样一些事实:

  在德国,孩子在小学前的“唯一的任务”就是快乐成长。如果说在上学前对孩子非要进行“教育”的话,那“教育”的重点只有三个方面:一、基本的社会常识。比如不允许暴力、不大声说话等。二、动手能力的培养。如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参与手工制作,从小学会主动做事。三、培养孩子的情商,特别是领导力。

  如此这般,德国的孩子是否就输在起跑线上?有统计表明,自诺贝尔奖设立以来,德国人(含移民美国、加拿大等国的德裔)的获奖人数,竟是所有获得诺贝尔奖总数的将近一半。换句话说,8200万的德国人分享了一半的诺贝尔奖,而全球另外60多亿人口只获得了剩下的一半。

  “孩子有自身的成长规律,他们在相应的阶段要做相应的事情。表面上看中国的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很扎实,但孩子们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已经被破坏殆尽,由此造成了孩子被动接受知识而疏于主动思考的习惯。”笔者以为这样的说法不无道理。

  试想,有朝一日当孩子们成为了 “除了学习什么都不会”、“除了成绩什么都没有”的人时,我们再来反省自己今天的过度教育,岂不晚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