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小壮妈
“壮,放学的时候你看到我和你们老师聊天了?”“你猜我们聊什么了?”
小编解析:老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是成人之间的沟通,我们习惯了“发现孩子的不足”,尤其在有限的沟通时间内:孩子的优点是可以不做为交流重点的。但在与4-5岁孩子沟通的过程中,这样的方式却不适用。直接的谈话下,不会有好的效果,尤其要避免让孩子承担成人的负面情绪。
应该这样做:这位家长做的很好。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颠倒了谈话内容的顺序(先褒后贬)与褒贬的比重。强调儿童行为中积极的方面勤于思考、敢于尝试或其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进步等方式,来避免儿童地降低自我认知及自尊的程度。
网友:晨晨妈
“你怎么上课又捣乱了你?!赶紧给我改了。”
小编解析:4-5岁这个阶段,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他们更倾向于得到对自己积极的评价。孩子以往建立的亲密关系、亲子间的互动以及老师对他们能力的评估会影响儿童自尊、自信的建立。
应该这样做:可以这样说:“妈妈听老师说,班里有个孩子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行为。一旦自己听会了,就开始左邻右舍的开小会,既影响老师继续讲课,又影响周围小朋友听。'这个同学可给老师出了个大难题。”这种沟通方式更容易让孩子看清事件本身,通过引导和分析帮助孩子建立自己的评判标准,最终实现儿童的自我调试。
网友:妙妙妈
“你今天在幼儿园里吃了什么饭呀?能给妈妈说说不?”宝宝说:“不知道”
小编解析:家长每天这样问东问西的问一些她在幼儿园里的情况,当然少不了今天吃了什么啊之类的。问多了,她一定很烦。
应该这样做:
早上:“点心的一种,椭圆形的,干干的。”
“饼干?”
“不对”
“有点软软的,香香的,我们家也有的。”
“小面包!”
“答对正确!”
再来中午的:
“这个菜有三部分,一种是蔬菜,青绿色的,长长的,也可以凉拌的,昨天晚上外婆家也吃过的。”
“芹菜!”
“对,还有一种是桔黄色的,吃了对眼睛有好处的。”
“胡萝卜”
“还有一个是强壮宝宝(巧虎里学来的知识),菜菜里经常有这个的。”
“知道了,是芹菜胡萝卜炒肉丝!”
“答对正确!”
这可不是在考孩子,是宝宝在给家长猜她在幼儿园的食谱呢。妙妙妈也可以参考一下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