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曲如何让孩子独立能力定格!

编辑:denghuiyang | 出处: 妈妈网

  坚持性是顽强地贯彻到底,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幼儿的这种能力只有在生活中不断克服困难,取得胜利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因此,要让孩子明白,不论做什么事情,都需要经过努力,才能得到良好的结果,遇到困难,应该好好地思考,想出有效的办法,完成预定的计划,不可半途而废,为了使幼儿这会克服困难,就要要求他们完成不太容易的任务,因为太容易的事情,会使他们感到做成一件事,并不需要认真地思考和艰苦的努力。但也不要给幼儿太难做的任务,太难做的事会使幼儿失去信心。总之,在幼儿确实遇到困难时,成年人应当给他以指导,帮助他克服困难,完成任务,要尽量帮助孩子,避免造成有始无终的失败结局。因为胜利的喜悦,最能鼓励孩子提高坚持性。

  自制力是幼儿排除外来干扰,是掌握自己的愿望、情感,从而控制自己行动的能力;是幼儿为实现一定目标而支持努力的心理过程。从另一角度看,也就是排除干扰,掌握自己愿望和感情的过程。有的父母不懂得培养这些心理素质对幼儿将来进行学习和劳动的重大意义,常常在孩子画画时递给孩子一块糖,或者在看小人书时向他们问寒问暖,这样做,无意中对幼儿起到分散学习注意力的作用,对于提高幼儿的自制力十分有害。我们应当在培养幼儿坚持性的同时,随时注意帮助幼儿增强自制力。

  3、培养孩子对学校的向往心情

  幼儿看到比他们大的孩子背着书包去上学,这在幼儿的心目就产生了一种值得向往,值得羡慕的形象,孩子们也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背着书包上学怎样引导孩子使他们自己愿意快快长大,这就要坟家长向孩子讲述学校与幼儿园的不同,学校是进行教育的场所,在那里学生可以系统地学习大量的科学文化知识,能使孩子掌握某些在幼儿园不可能学习到的技能和技巧,因而使孩子产生对学校的向往,这种向往是建立在对学习的浓厚兴趣的基础上的,所以是有益的。

  家长还要向孩子介绍小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在可能的情况下,带领孩子参观小学校,让他们亲身体会一下小学校里宽大的校舍,学生上课时良好的课堂秩序,小学生大声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小学生能写会算的技能,就会对小学生产生敬仰羡慕的心情,渴望自己也能成为一名小学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