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仗着熟悉了,我把这位妈妈硬赶出了教室,并且说如想继续学,就得约法三章:
第一 在家在外面,都别参与孩子的活动和创作,只提供孩子主动索要的帮助。
第二 别拿别人的画和事物在现实中的样子为标准,要求孩子也描成那样。
第三 因为她孩子现在的特殊情况,无论孩子画成什么样,都真心地找出画中值得赞叹的闪光点,如果实在不知道怎么说,给个拥抱也行,别在打击孩子的路上越走越远。
没多久,这宝宝儿就变成了课堂上最疯狂的分子,每次的创作能量都非常强大,一小时之内就会有无数的创意冒出来。
当课外班不再是真心帮助孩子体会成长与探索的快乐,而变成打击自信、攀比、攫取知识的道具,那孩子的反抗,我认为是聪明的举动。谁都不希望去学一个怎么学也不如别人,怎么学也不能让家长满意的玩意儿啊!
如果能找到和孩子很投缘,自身水平又不错的老师,家长又不去干涉孩子的自主度,那么宝宝在这样的课外班里,获得的肯定和满足,与老师和小朋友相处的快乐,掌握自己真心喜欢的东西的幸福,确实是无可取代的。
第二,更关键的一点――我们要正视做父母的责任。
就拿艺术教育来说,不是送到老师手里就万事大吉了。不是我打击您,若是在您生活的城市,怎么也找不到一个像我所说的那样的老师呢?或者即使找到了,老师能陪孩子看画展、讲绘本、布置屋子、挑选衣服、去旅行吗?
就像我在自序中讲的那样:
艺术,并不是正襟危坐的一节节课程。
它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眼光,一种美妙的体验。
它存在于画画时,做饭时,穿衣时,静思时,布置居住环境时,甚至选择生活方式时……
它存在于每个细小的生活中。
正因为如此,我们需要有这样一本书,来告诉你艺术其实是件多么轻松与家常的事。不然爸爸妈妈总会觉得它太难、太远,而不敢邀请它进入自己的生活中来。
没关系,从今天开始,让我们慢慢改变,改变自己觉得没办法带给孩子正确艺术启蒙这样的想法,梨汤我,会和大家一起努力!
做孩子的艺术伙伴和老师其实并不难,只是问问你自己:肯不肯真正地付出时间和精力去做?在给孩子带来更多艺术体验的同时,也让自己对艺术越来越有感觉。
艺术拥有极其巨大的能量,它能开启活力、观察力、爱心、耐心和创造力。
这些能量其实潜藏在每个人的身体里。
梨汤希望阅读和使用这本书能给你一种鼓励,让你知道艺术教育原来可以是这样的!
要开启孩子的艺术源泉,首先要打破自己没有艺术细胞的观念。
因为孩子需要你这样一个伙伴和老师,与他们一起在艺术的体验里探索。
我相信你一定能,只要你接受我告诉你的这样一种新鲜观念,并且持续地做下去。
我希望这些话能够多多少少触动你,让你明白艺术教育还可以这样,原来家长也能成为孩子生活中的艺术教育伙伴,与他一起探索神奇的创意世界。这就是父母的责任。
这也正好是一个机会,把我们未曾开启的潜能,与孩子一起打开;把曾经遗憾的成长,与孩子一起再经历一回。这种机会,多么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