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为什么说我是女儿的大玩具呢?

编辑:denghuiyang | 出处: 妈妈网

  每次做家教讲座时,关于让孩子玩耍,都有家长感叹:“唉,要让孩子玩得开心,就要舍得花钱。去游乐园玩,那门票都贵得吓人;带孩子去旅游,吃住行一路下来也不是小数目;给孩子买玩具吧,现在的玩具动辄上百元……”

  如此说来,是不是贫困家庭里的孩子就与快乐无缘,就玩不起了?想想我们的童年,连饭都吃不饱,“玩具”为何物都不知道,可是我们不快乐吗?我们耽误玩耍了吗?当然没有,一块泥巴、一根树枝、一颗石子……都是我们最好的玩具,都能带给我们至纯至美的快乐。

  所以,玩耍与金钱无关。正如“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一样,可以说“有钱没钱,玩耍不减”,而且玩耍中获得的快乐体验,也根本和金钱的投入没有任何关联,因为我们做家长的本身就是孩子的一个大玩具。

  我和依依玩的好多游戏,金钱的投入是零,但是获得的快乐指数是★★★★★!

  女儿三四岁的时候,有时吃过晚饭,坐在电视机前目不转睛地看电视。我就在卧室里把自己“乔装打扮”一番:头上顶着一个玩具熊,面部用依依的小裙子包着,身后挂着毛刷子当尾巴,一副卡通怪物的形象。然后头冲前,弓腰驼背,撅着屁股,一步三摇地从卧室走向客厅,走近依依,为了引起孩子的注意,我还不时地发出怪叫(当然,要把握好一个度,否则容易吓到孩子)。

  听到叫声,依依寻声望去,看到一个大怪物,乍一看,她本能地向后退了一下,喊道:“妈妈,咱家闯进怪物了。”并会发出惊奇的尖叫,见此我就后退几步,见我后退了,她就像一个打了胜仗的将军,兴奋地跳起来,随着我摇摆的节奏蹦跳着、欢呼着。而后我再次向她摇摇摆摆走去,在我快走到她面前的时候,孩子又迫不及待地扑过来,我则快速后退,装出害怕的样子,倒退着从客厅“逃”回卧室。于是,孩子又满含期待地朝卧室张望着,静默了片刻后,我又会以新的“造型”出现在她的面前,再次引发她欢快的叫声……

  整个玩耍过程,孩子都在不断发出欢笑声,我也沉醉在这样的幸福之中:能给孩子快乐,能看到孩子开心的笑容,这不是一个做父亲的幸福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