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于精细的食物破坏宝宝肠胃动力
1、影响胃肠道的动力
长期食用过于精细的食物,可以刺激胃肠壁,促进肠蠕动,保证宝宝的大便通畅。但是食物在精细加工过程中,所含的纤维素和部分营养物质就会受到破坏。长期食用精细食物必将导致宝宝体内纤维素缺乏,反而引起便秘。
2、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
唾液中含有消化酶,可帮助食物在胃中消化。而精细的食物让宝宝省略了咀嚼的环节,这直接导致口腔内唾液分泌量减少,既不利于胃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又影响宝宝的食欲。
3、影响宝宝牙齿的生长
宝宝吃得太精细,牙齿和口腔就缺乏咀嚼功能的锻炼,会直接影响宝宝的牙齿发育,致使牙列不整齐,更严重的还可能会影响到恒牙的生长。总是吃稀糊状食物的宝宝自然就失去了这个重要的锻炼机会。此外,食物做得精细,需要反复咀嚼的时间自然就短了,宝宝的小牙就得不到必要的磨擦和清洁,易患龋齿。
长期“饱食”反而营养不足 宝宝胃肠道的容积是有限的,“勤快”的家长总希望能喂“饱”孩子,而稀粥、汤汁类热量低而体积大,固体类的辅食在肠道蠕动慢,这些辅食可以轻易占满宝宝的胃肠道产生饱腹感。对于一岁的宝宝来说,完全可以自如的拿着奶瓶进食,如果因为家长过于“勤快”喂辅食,不让孩子自己喝奶,宝宝很难获得足够的蛋白质、钙质等对成长至关重要的营养元素,对于更年长的宝宝来说,自己进食的乐趣远大于被动喂食,依然热衷于给宝宝喂饭,往往会降低了宝宝的食欲,甚至导致厌食,同样导致营养摄入不足。
小编麻辣点评:从自然界的生存法则到动物界的优胜劣汰,强壮的宝宝无一例外都有很强的进食欲望,会主动地争取食物,家长过分的“勤快”只会压制了宝宝的进食欲望,一方面导致宝宝内在的原始生长动力欠缺,另一方面又造成支持宝宝成长的外在营养供给不足,这样的宝宝怎么能比别人更强壮呢?
现在的宝宝饮食主要存在三大误区。首先是忽略了要根据不同的年龄段选择不同的食物。宝宝在9个月大时,要进食颗粒状食物,到一岁多需要吃块状的,慢慢向成人过渡。其次,就是喂养方式、环境及进餐地点不合理。不少家长都是跟在宝宝屁股后追着喂,甚至有些宝宝边玩玩具或边看电视边吃饭,这样很不科学。一般来说,在半个小时内进餐完成最合理,进餐时间长了会给肠胃增加负担,久而久之影响消化,导致营养不良。另外,有的家长强迫宝宝进食。吃饭时,家长总想让宝宝多吃点,宝宝不爱吃时,家长就会把饭硬塞进宝宝嘴里,长期被强迫进食,宝宝的消化能力会减弱,造成营养不良。
小编总结:当然,“勤快”家长的宝宝不强壮只是个表面现象,要让宝宝健康成长还是需要家长花费很多的心思,不过在喂养方式上不妨“偷偷懒”,无疑是有助于让我们的宝宝更强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