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全方位了解新生儿低钠血症

编辑:chendanlu | 出处: 妈妈网

  


水摄入过多或排泄障碍,会引起稀释性低钠血症

      三、水滞

  水摄入过多或排泄障碍,会引起稀释性低钠血症。

  1、水摄入过多:口服或静脉补无盐或低盐溶液过多。

  2、肾排水障碍:急性肾功能衰竭。

  3、充血性心力衰竭。

  四、体内重新分布

  低钾血症时细胞内液失钾,细胞外液中的钠进入细胞内,使血钠降低。

  五、早产

  早产儿由于肾小管对钠离子的再吸收功能差,钠为负平衡;出生体重愈低负平衡愈重,持续时间也愈长,但症状大多出现在出生后3d。极低出生体重儿至生后6周肾保留钠的能力才趋正常。

  六、抗利尿激素增加综合征

  胎儿12周时体内已可查出抗利尿激素,至28周时达高量,之后改变较少,出生时缺氧(如窒息、肺透明膜病、肺炎)和颅内病变(如缺血缺氧性脑病、颅内出血和脑膜炎)都可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尿量减少,水分留在体内产生低钠血症,此现象可发生在早产儿或足月儿。

  七、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

  1、如肾上腺皮质增生症时,盐激素减少,造成低钠血症。

  2、严重败血症肾上腺皮质功能减迟时也可造成低钠。这两种原因以足月儿较多见。

  新生儿低钠血症症状:

  血清钠低于125mmol/L即可出现症状,主要表现为低渗性脱水,细胞外液减少,血液浓缩,眼窝、前囟凹陷,皮肤弹性较差,四肢冷,血压下降,严重者出现休克。在严重急性低钠血症时,如血钠低于115mmol/L可发生脑细胞水肿,出现烦躁不安、嗜睡、昏迷或惊厥,但慢性低钠血症脑水肿表现不明显。稀释性低钠血症时细胞外液增多,血液稀释,渗透压降低,血压不降低,水肿不明显。

  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SIADH):在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感染、脑膜炎、颅内出血、心肺功能障碍、机械通气等情况时,脑垂体功能障碍,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增多,引起水滞留和稀释性低钠血症,临床表现与低钠血症相似,但水肿不明显。SIADH诊断依据:①血钠低于130mmol/L;②血浆渗透压降低, <280mOsm/L;③尿渗透压增高,稀释试验时尿渗透压不能降到100mOsm/L以下。

  根据临床表现和血清钠测定可以确定诊断。低钠血症可有酸碱代谢紊乱,应予注意。另外,还应确定是伴脱水的低钠血症或水潴留所致的稀释性低钠血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