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出生的宝宝乳腺一般会分泌少量乳汁
韩红勤解释,刚出生的宝宝乳腺一般会分泌少量乳汁,若家长过分挤压乳腺排出分泌物,就会导致乳头破损引起细菌感染,致使乳腺炎的发生。“在临床上,因为挤压引发的乳腺炎很常见,可单侧或双侧发病。一般宝宝出现乳房红肿、哭闹、发热等症状时,家长就应该注意。”
但是,有些宝宝即便没有挤压也会出现乳腺炎。韩红勤提醒,当新生儿的乳腺出现不对称的肿大或局部发红、发热,触摸有波动感时,家长也需警惕新生儿乳腺炎的发生,应及时请医生诊治。
3.保持乳房清洁、干燥很重要
韩红勤介绍,对于新生儿来说,其乳房护理和其他护理一样不可掉以轻心。
首先,平时要注意宝宝乳房的清洁和干燥,平时给宝宝清洗身体时,切勿故意挤压或用力擦洗宝宝乳房。
其次,如果宝宝乳头出现红肿现象,早期可以用生理盐水轻轻擦拭,或用0.5%的活力碘小心涂抹乳头。但是,韩红勤提醒,因为小宝宝皮肤过于娇嫩,抵抗力差,所以家长尽量不要擅自选择药物涂抹,最好能根据医嘱进行用药。
最后,若红肿范围扩大,孩子体温升高,或者孩子不愿进食,就要及早就医,切勿耽误病情。
相关链接
除了挤乳腺,在新生儿护理中还有以下误区:
误区一:生理性黄疸误认为肝炎
新生儿2~3天开始出现黄疸,4~5天后最明显,7~4天自然消退,一般无不良反应,称“生理性黄疸”。如果10天内黄疸消失,就不是病态,更非肝炎。早产儿黄疸可持续到14天消失。
误区二:正常溢乳误为呕吐
新生儿胃贲门括约肌松弛,幽门括约肌相对较紧张,胃容量小(为30~60毫升),故易发生溢乳。喂奶后应竖起,轻拍后背,排出咽下的空气,然后取右侧卧位,枕头高3~4厘米即可。少量溢乳属正常现象。
误区三:误擦胎脂
胎脂有保护皮肤、防止细菌感染及保温作用。除胎脂较厚、皮肤皱褶多的大腿根、腋下及脖子等处,略加擦拭,以防胎脂分解成脂肪酸刺激局部皮肤而发生糜烂,其他部位的胎脂不宜擦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