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儿童血脂明显高于正常儿童
儿童肥胖的危害
血脂高 肥胖儿童血脂明显高于正常儿童,而血脂紊乱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危因素。
高血压 儿童高血压是指学龄前儿童血压高于110/70mmHg,学龄儿童血压高于120/80mmHg,12岁以上血压高于130/90mmHg。北京市调查,肥胖儿童患高血压的危险是非肥胖儿童的3倍。因为肥胖儿童身体体积增大,使代谢总量及身体耗氧量增加,这就使心脏负担明显加重,血压也随之上升。
高胰岛素血症 肥胖儿童普遍存在高胰岛素血症,为维持糖代谢需要,长期被迫分泌大量胰岛素,导致胰岛分泌功能衰竭,引起糖尿病。
脂肪肝 重度肥胖儿童脂肪肝发病率高达80%,儿童肥胖是诱发脂肪肝的重要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脂是肥胖儿童发生脂肪肝的危险信号。
呼吸道疾病 肥胖儿童胸壁脂肪堆积,压迫胸廓扩张受限,顺应性降低,横隔运动受限,影响肺通气功能,使呼吸道抵抗力降低,易患呼吸道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 肥胖儿童消化系统疾病的患病率是15%,明显高于正常儿童(4%)。
免疫功能低下 肥胖儿童的免疫功能低下,尤以细胞活性明显降低,因而易患感染性疾病。
性早熟 肥胖儿童男性血睾酮含量及女性血清脱氢表雄酮硫酸酯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儿童,体脂增多可引起肾上腺激素分泌量增多,使下丘脑对循环中性激素阈值的敏感性降低,出现性早熟。性发育提前可引起性意识,会较早产生对性的迷惑、恐惧、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影响儿童学习和生活。
智商低 肥胖儿童的总智商和操作商低于健康儿童,其活动、学习、交际能力低,久而久之会出现抑郁、自卑,使儿童对人际关系敏感、性格内向、社会适应能力低,影响儿童心理健康。
儿童肥胖预防措施
转变观念父母以身作则 调查表明,儿童肥胖因素50%与遗传因素有关,肥胖的父母难辞其责;而在肥胖的环境因素中,父母的观念文化因素对儿童肥胖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时至今日,还有许多人喜欢“胖小子”“胖娃娃”,认为胖乎乎的孩子可爱;以为胖就是健壮。正是在这些错误观念支配下,才给孩子“大补”,导致肥胖。试想,父母在那里大吃大喝,怎么让小胖墩儿减肥?父母的带头作用是关键的关键。
培养孩子养成良好饮食习惯 从小培养孩子定时进餐;从小学开始就应该一日三餐,课间不要加餐,不要孩子吃零食,鼓励按时吃正餐。爱吃零嘴或不吃早餐的妈妈特别注意,赶快改掉坏习惯。不吃早餐是造成肥胖的原因之一。调查表明,在经常不吃早餐的儿童中,肥胖的比例高达18.6%,而吃早餐的儿童肥胖率为11.8%,经常不吃早餐的儿童发生肥胖的危险性约为经常吃早餐儿童的1.7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