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早教大不同:细节成就日本教育

编辑:lydia | 出处: 妈妈网


日本一年有数不清的活动

  在日本,一年到头有数不清的活动。

  一年到头不知道爬多少次山,看多少次湖,观察多少次动物和植物,除此之外,捡橡子、打年糕、开运动会、为社区演出、宿泊、过园节、开发表会、去拜寺庙、作品展……反正是名堂多多。因为,日本的幼儿园主张生命在于活动。

  在中国,一年到头都是学习。

  与日本幼儿园的活动同样多的,是中国幼儿园的课程。绘画、拼音、汉字、英语、算术……数不胜数。孩子们每天除了学习,甚少有时间放松玩耍。除了园内的课程,不少孩子放学后还要去参加课外补习班,年纪小小便承担了过重的学习压力。

  在日本,过生日要了解生命的由来。

  孩子生日前,老师会预先与他的父母联系,询问名字的由来,还借来孩子自出生以来的照片在班上展览,并请孩子的母亲写信谈谈孩子出生时的情况,并在班里读给孩子们听。这一系列生日活动的目的是让孩子了解生命的由来,懂得诞生与成长的艰辛,喜悦和感恩。日本人坚信,孩子从小知道尊重生命,长大后就很少会做出越轨的行为。而在幼儿期,通过为孩子们过生日、教他们培育动植物等活动,都可以让他们在朴素的惊奇和感动中了解生命,是培养生命尊重的绝佳机会。

  在中国,过生日要大肆庆祝。

  与日本人把生日作为教育机会不同,中国部分家长会给孩子操办奢华的庆生宴,大吃大喝,大买礼物,再邀请几位亲朋好友热闹热闹,只图孩子过得高兴。却不知,孩子在他们的大肆庆祝中已经无形地养成了奢侈浪费、爱慕虚荣的习惯。

  小编总结:看来,中日两国的幼儿教育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的,而且,日本人的不少做法的确值得我们借鉴。各位爸爸妈妈们,从细节做起,帮助孩子走好每一步吧!

  相关推荐:

  6发达国家幼儿园理念迥异 美国重探索
  中日美德瑞五国育儿观念大比拼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