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早教大不同:细节成就日本教育

编辑:lydia | 出处: 妈妈网


日本女孩子踢足球

  在日本,女孩子踢足球。

  日本幼儿园到了年中组,开始上每周一次的jumping课,相当于中国的体育和形体课;到了年长组,就有了足球大会,孩子们成天不是练习打鼓,就是练习足球,而且不停有幼儿园之间的比赛,女孩子的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但是体力和勇气都练出来了。

  在中国,女孩子学跳舞。

  中国素来有“大家闺秀”一说,很多家长为培养出大家闺秀,从小让孩子学期琴棋书画,一样都不落下。为了有好的形体,孩子要去学跳舞;为了有好的气质,孩子要去学乐器……但又有多少女孩子会去学习踢足球?变成假小子?在中国,足球可是男孩子玩的东西!需要力气,需要勇气,还需要体能,女孩子怎么学得来?

  在日本,教育是为了教孩子学会“笑”和“感谢”。

  日本幼儿园的孩子们没有课本,只有每月一册的绘本。学校的教学计划中,完全没有数学、绘画、音乐这些项目,更别说英语、奥数了。学习的重点居然是“教孩子们学会笑眯眯和说谢谢!”虽然没有多少知识性教育,但是孩子通过综合的教育方式,往往能在音乐、美术、阅读等方面有更大的进步,这的确很令人出乎意料。

  在中国,教育是为了功成名就,带有功利性。

  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国内很多幼儿园的孩子们已经开始被要求学习英语,数学和拼音,汉字,为未来的小学、中学、甚至大学教育打下稳固的基础。有多少孩子从小被家长灌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观念?也许这些孩子长大了的确学业有成,但不少人的价值观却发生了扭曲,缺乏同情心,不懂感恩的人比比皆是。

  相关推荐:

  baby/art/20130312/423668.html" target="_blank">6发达国家幼儿园理念迥异 美国重探索
  中日美德瑞五国育儿观念大比拼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