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状病毒是一种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也是全球范围内导致5岁以下儿童腹泻的主要原因之一。它具有高度传染性,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尤其在秋冬季节高发。
轮状病毒感染的潜伏期通常为约3天,随后可能引发从轻微症状到严重胃肠炎的多种表现。病程一般持续3至9天,其中前3天症状最为严重。
感染轮状病毒后,婴幼儿通常会表现出以下四大典型症状:
感染初期,孩子可能会突然出现高烧,体温通常在38℃至40℃之间,并伴随咳嗽、流泪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这一阶段容易被误认为是普通感冒,因此建议家长密切观察孩子的排便情况。
随后,孩子会出现频繁的水样腹泻,每天排便次数可达十几次甚至二十几次。大便呈白色米汤样或黄绿色蛋花样稀水便,通常伴有恶臭,但不含血或黏液,这与普通细菌性腹泻有所不同。
感染者常伴有频繁呕吐,吃什么吐什么,有时即使不进食也会呕吐。初期呕吐物为清水样,随后可能吐出黄色苦水。此外,由于肠蠕动加快,孩子可能会感到腹痛。年长的孩子能够表达疼痛,而年幼的孩子则通常通过哭闹表现不适。
轮状病毒感染的病程较长,通常持续3至9天,且前3天腹泻症状最为严重。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引发脱水、电解质紊乱等严重并发症。
轮状病毒感染可能导致脱水、电解质平衡失调以及毒性代谢产物的释放增加。如果治疗不及时或方法不当,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如肺炎、中毒性心肌炎,甚至危及生命。
目前,接种轮状病毒疫苗是预防感染的最有效手段。此外,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清洁玩具和餐具,也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一旦出现感染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用药,以免延误治疗。
轮状病毒是婴幼儿腹泻的重要病因,家长需提高警惕,及时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以保障孩子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