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用药六大误区

儿童用药的6大常见误区及正确用药指导

在现代家庭中,小药箱已成为常备物品,尤其是有孩子的家庭。然而,医生提醒家长们,许多人在儿童用药方面存在误区,这可能导致病情加重或延误治疗。为了帮助家长正确用药,以下总结了儿童用药的6大常见误区及相关建议。

误区一:预防性习惯用药

一些家长为了预防疾病,习惯性地给孩子服用药物,尤其是广告宣传中所谓“提高免疫力”的药品。然而,目前市场上并没有确切有效的药物能够真正提高免疫力。盲目用药可能对儿童的免疫系统造成负面影响。特别是两岁以内的孩子,每次生病实际上是免疫系统发展的一个过程。

误区二:擅自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的滥用是儿童用药中的一个重大问题。过早或过量使用抗生素,不仅可能导致病菌耐药性,还会对婴幼儿的肝肾功能及其他器官造成损害。抗生素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决定。

误区三:滥用退烧药

许多家长在孩子发烧时,习惯性地给孩子服用退烧药。然而,发烧本身是身体对抗感染的一种保护机制。当体温不超过38.5℃(肛门测量),通常无需使用退烧药。适当的体温升高有助于杀菌,家长应根据医生建议合理处理。

误区四:乱用止泻药

宝宝腹泻时,家长常急于求成,随意给孩子服用止泻药。然而,儿童腹泻的治疗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例如脱水程度、电解质紊乱等。特别是秋季腹泻较为常见,家长应带孩子到医院确诊,明确腹泻类型后再进行针对性治疗。

误区五:使用成人药物

儿童和成人的身体机能和耐药性存在显著差异。虽然一些家长会将成人药物减半后给孩子服用,但这种做法并不安全。儿童用药应选择专为儿童设计的药物,并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

误区六:随意改变药物剂型

药物的剂型和剂量是经过严格设计的,随意改变可能影响药效。例如,将成人胶囊的内容物倒出喂给儿童,或将针剂改为口服液,都会破坏药物的原有剂型,降低疗效,甚至对孩子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正确用药的建议

  • 在医生指导下用药,避免自行决定。
  • 了解儿童用药的基本常识,避免盲目跟风。
  • 关注药物说明书,特别是适用年龄和剂量。
  • 定期检查家庭药箱,清理过期或不适用的药物。

儿童用药需要科学、谨慎,家长应避免上述误区,确保孩子的健康成长。

参考来源

  • 中国家庭医生网:https://www.familydoctor.com.cn/
  • 中国药学会官网:https://www.cpa.org.cn/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查一查能不能吃
食物分类
  • 选择食物分类
  • 五谷杂粮
  • 食物加工篇
  • 蔬菜/食用菌
  • 肉禽蛋/野味
  • 水果
  • 水产品/海鲜
  • 调味品
  • 饮品/饮料
  • 零食/小吃
  • 豆/乳/奶制品
  • 干果
  • 补品
  • 草药
适用人群
  • 选择适用人群
  • 不限
  • 孕妇
  • 产妇
  • 哺乳期
  • 婴儿
能不能吃
  • 能不能吃
  • 不限
  • 能吃
  • 慎吃
  • 不能吃
查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