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退烧药怎么吃

宝宝发烧时的正确应对方法

宝宝发烧是新手爸妈常见的育儿挑战之一。根据医院统计,小儿科每天接诊的15%-20%为发烧的宝宝。由于宝宝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发烧的概率相较成人略高。因此,家长在面对宝宝发烧时,应保持冷静,查明原因,并根据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

1. 选择合适的退烧药

由于宝宝的器官发育尚未完善,用错药物或药物剂量过大可能对宝宝造成不良影响。因此,选择安全的退烧药尤为重要。

  • 发烧的主要原因通常是病毒或细菌感染。西药退烧药虽然能够快速降温,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感染问题,因此可能导致反复发烧。
  • 建议优先选择温和的中成药,这类药物对宝宝的身体刺激较小,效果也较为稳定。

2. 注意药物剂量

根据宝宝的年龄和体重,选择适合的药物剂型和剂量:

年龄范围体重范围推荐剂量
6~11个月5.5~8公斤1滴管
12~23个月8.1~12公斤1.5滴管
2岁以上根据具体体重颗粒剂或口服液

对于更大的孩子,可以选择水果味咀嚼片,方便服用。

需注意: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等药物刺激性较大,吲哚美辛类药物对胃部刺激较强,不建议用于儿童。

3. 控制用药时间

家长在用药过程中需注意以下事项:

  • 同一种退烧药的使用时间不宜过长,若发烧超过两天,应考虑更换另一类药物。
  • 西药如泰诺林和百服宁,每天使用次数不得超过4次,每次间隔至少4小时。

4. 避免混合使用退烧药

不同退烧药针对不同的发热原因,混合使用可能导致药效叠加,产生不良后果。例如,口服药与栓剂同时使用,可能导致体温骤降至36°C以下,引发新的健康问题。

建议家长选择一种退烧药,熟悉其剂量和间隔时间,按需使用即可。

5. 特别注意婴儿用药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2个月以内的婴儿禁止使用任何退热药品。药物退热治疗应仅用于高烧的宝宝,且需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

结论

宝宝发烧时,家长应理性应对,选择安全有效的药物,控制剂量和用药时间,避免混合使用,以确保宝宝的健康和安全。

参考来源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查一查能不能吃
食物分类
  • 选择食物分类
  • 五谷杂粮
  • 食物加工篇
  • 蔬菜/食用菌
  • 肉禽蛋/野味
  • 水果
  • 水产品/海鲜
  • 调味品
  • 饮品/饮料
  • 零食/小吃
  • 豆/乳/奶制品
  • 干果
  • 补品
  • 草药
适用人群
  • 选择适用人群
  • 不限
  • 孕妇
  • 产妇
  • 哺乳期
  • 婴儿
能不能吃
  • 能不能吃
  • 不限
  • 能吃
  • 慎吃
  • 不能吃
查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