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耳根,学名蕺菜,又称鱼腥草,是一种具有显著药用价值的植物。其名称最早见于《名医别录》。唐代苏颂曾描述道:“生于湿地,山谷阴处亦能蔓生,叶形似荞麦而肥厚,茎呈紫赤色。江左地区的人喜爱生食,关中地区称其为菹菜。因其叶片带有腥气,俗称鱼腥草。”
折耳根主要分布于中国长江流域以南的各省份。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四川省广汉市高坪镇率先引入田间规模化种植。目前,该地区已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折耳根种植基地,种植面积覆盖周边乡镇近万亩。
折耳根味辛,性寒凉,归肺经。它能清热解毒、消肿疗疮、利尿除湿、清热止痢,并具有健胃消食的作用。
现代药理实验表明,折耳根具有以下作用:
折耳根作为一种药食两用的植物,在中国传统医学和饮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其独特的鱼腥气味使其成为部分地区的特色食材,同时也因其显著的药用价值而广泛应用于中药配方中。
折耳根不仅是中国南方地区的特色植物,更是一味具有多种药用功效的中药材,其在医学和饮食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