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儿麻痹症,又称脊髓灰质炎,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该疾病会对人体的脊髓造成损害,尤其是腰段和颈椎,严重时也可能侵袭脑干或大脑。以下是关于小儿麻痹症的详细信息,包括症状、类型及其对人体的影响。
小儿麻痹症的主要病理特征是神经元受损。根据损害的严重程度,可能导致不可逆的瘫痪,也可能因充血和水肿挤压而部分或完全恢复。其瘫痪特点包括:
小儿麻痹症的发病初期症状多样,起病可缓可急,主要表现为:
双相热型是脊髓灰质炎发热的特征性表现,可与普通感冒相区别。
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小儿麻痹症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轻型脊髓灰质炎占临床感染的80%-90%,主要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其特点包括:
瘫痪型小儿麻痹症对人体危害最大,通常在轻型症状缓解几天后突然发病,也可能无前驱症状。其特点包括:
隐性感染者感染后无明显症状,病毒仅在消化道内繁殖,不产生病毒血症,也不侵入中枢神经系统。此类患者可从咽部和粪便中分离出病毒,体内可检测到特异性中和抗体。
小儿麻痹症对5岁以下儿童的危害最大。每200例感染中约有1例会导致不可逆的瘫痪,通常表现为双腿严重瘫痪。在瘫痪病例中,5%-10%的患者可能因呼吸肌麻痹而死亡。
小儿麻痹症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早期识别症状并进行预防接种是减少其危害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