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作为一种常见的谷物,不仅是人们日常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多种健康功效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将从中医理论和现代营养学的角度,详细解析玉米粒的功效与作用。
中医认为,玉米性平味甘,具有开胃、健脾、除湿、利尿等作用,可用于缓解腹泻、消化不良、水肿等症状。从营养学角度看,玉米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包括:
根据中医理论,玉米入肝、肾、膀胱经,具有利尿消肿、平肝利胆、健脾渗湿等功能。立秋时节食用玉米,不仅能缓解秋燥,还能帮助延缓衰老。
玉米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亚油酸)含量高达60%以上,与玉米胚芽中的维生素E协同作用,可降低血液胆固醇浓度,防止其沉积于血管壁,从而预防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及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
玉米富含类黄酮,对视网膜黄斑具有保护作用。经常食用玉米有助于改善视力,预防视力退化。
玉米中的硒和镁具有显著的防癌、抗癌作用。当硒与维生素E联合时,可有效预防乳腺癌、直肠癌等十多种癌症。此外,硒还能调节甲状腺功能,降低白内障的发生风险。
玉米胚芽中的维生素E能促进细胞分裂,延缓皮肤衰老,减少皱纹。膨化后的玉米花体积大、热量低,适合用作减肥食品,帮助控制体重。
玉米适合多种烹饪方式,如蒸煮、烤制、爆米花等。建议选择新鲜玉米或有机玉米,避免过度加工以保留其营养价值。
研究表明,玉米中的膳食纤维和抗氧化物质对人体健康有显著益处。根据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的相关研究,玉米中富含的类黄酮和维生素E对心血管健康和抗衰老具有重要作用。
玉米不仅是美味的主食,更是健康的天然营养来源。通过合理摄入玉米,您可以享受到延缓衰老、保护心脑血管、改善视力等多重健康益处。
参考来源: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