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晚期羊水过少的原因、影响及应对措施
什么是羊水过少?
羊水过少是指妊娠晚期羊水量少于300毫升的情况。这种情况下,羊水通常呈现粘稠、混浊、暗绿色的状态。妊娠早期或中期出现羊水过少的情况,往往会导致流产。
传统观点认为,羊水过少的发生率约为0.1%。但随着B型超声技术的广泛应用,近年来羊水过少的检出率已上升至4%~5%,显示其发生率有所增加。
羊水生成与吸收的动态平衡
羊水的量和成分在妊娠期间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处于生成和吸收的动态平衡中。当羊水生成减少或吸收增加,导致生成量小于吸收量时,就会出现羊水过少。
羊水的生成和吸收主要依赖以下因素:
- 胎尿:羊水生成的主要来源。
- 胎儿吞咽:羊水吸收的主要途径。
- 胎儿呼吸运动:对羊水生成和吸收可能具有双重作用。
- 胎儿皮肤和胎膜:包括羊膜和绒毛膜,也参与羊水的动态调节。
羊水过少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
对胎儿的影响
- 妊娠早期出现羊水过少时,胎膜可能与胎儿粘连,导致严重的胎儿畸形。
- 妊娠中晚期的羊水过少会使羊水的缓冲作用消失,子宫压力直接作用于胎儿,可能引发斜颈、曲背、巨颌、手足畸形等问题。此外,胎儿胸壁受压可能影响肺部膨胀,导致肺发育不全,出生后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风险显著增加。
- 分娩期羊水过少可能导致宫缩时胎儿脐带受压,进而引发胎儿宫内窘迫或新生儿窒息。如果羊水混浊,还可能导致新生儿吸入性肺炎或呼吸道阻塞,增加新生儿死亡率。
对孕妇的影响
- 孕晚期羊水过少可能与孕妇血容量低、使用吲哚美辛保胎药物或卡托普利(开搏通)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因素有关。
- 分娩过程中,羊水过少可能导致不协调宫缩、子宫颈扩张缓慢、脐带受压和胎儿窘迫等问题,增加剖宫产的概率。
应对羊水过少的建议
孕妇应密切关注自身情况,如发现腹部增长不明显或胎动异常,应及时到医院检查,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必要的治疗。通过早期干预,可有效降低羊水过少对母婴的风险。
结论
羊水过少是一种需要高度关注的妊娠并发症,及时发现和治疗可有效降低对孕妇和胎儿的危害。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