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道闭锁如何护理

胆道闭锁患儿的术前术后护理及日常管理

胆道闭锁(BA)是一种新生儿时期的严重肝胆疾病,及时的手术治疗和科学的护理对患儿的预后至关重要。以下内容详细介绍了胆道闭锁患儿在术前、术后及日常生活中的护理要点。

1. 术前护理

1.1 肠道准备

术前肠道准备是减少术后胆管炎发生的重要环节。具体措施包括:

  • 术前1天进行1-2次肠道清洁,采用生理盐水低压回流洗肠,避免使用肥皂水以防增加肝脏负担。
  • 洗肠液体总量为80-120ml/kg,操作时注意患儿保暖,避免受凉引发呼吸道感染。
  • 通过机械性冲洗减少肠道微生物数量,从而降低术后感染风险。

2. 术后护理

2.1 切口护理

由于胆道闭锁患儿术前多存在肝功能不全、肝硬化及腹水,术后切口愈合能力较差,护理重点包括:

  • 及时更换敷料,保持切口干燥,预防感染和裂开。
  • 注意观察切口是否有腹水外渗,及时采取措施。

2.2 病情观察

术后需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 监测体温、脉搏、呼吸及精神状况。
  • 观察黄疸变化:术后若肝内胆管开放,胆汁进入肠道,患儿黄疸会逐渐减轻,表现为皮肤和尿液颜色变浅,大便由陶土色变为绿色或黄色。
  • 关注腹胀情况:严重腹胀可能提示肝功能不全加重,需与术后肠梗阻进行鉴别。

2.3 基础护理

术后基础护理对患儿恢复至关重要,具体措施包括:

  • 保持口腔清洁:喂奶后用温开水清洁口腔,有鹅口疮者可用生理盐水清洁。
  • 皮肤护理:用温水清洁皮肤,避免使用肥皂类产品以保护皮肤屏障。

3. 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3.1 胆管炎

胆管炎是Kasai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高达80%,严重影响预后。主要表现包括:

  • 不明原因的烦躁、哭闹、疲乏。
  • 腹胀、黄疸加深,胆汁排出减少或停止。
  • 重症病例可能伴随寒战、发热,血清胆红素和白细胞显著升高。

护理措施包括联合使用二联以上抗生素、激素治疗以减轻炎症反应,同时严格限制探视人员,避免交叉感染。喂奶后竖抱患儿30分钟以上以减少食物反流。

3.2 二重感染

二重感染是由于患儿抵抗力下降及长期使用抗生素和激素引起的感染,表现为:

  • 皮肤或会阴部念珠菌感染。
  • 鹅口疮。
  • 真菌性胆管炎等深部感染。

4. 手术时机与预后

手术年龄是决定胆道闭锁患儿预后的关键因素。一般认为生后60天内接受手术效果较好。若发现患儿皮肤、巩膜黄疸,大便发白,小便深黄,且长期使用利胆药物无效,应及时就诊于小儿专科医院,必要时通过腹腔镜胆道造影明确诊断。

对于3个月以上的患儿,是否手术仍有争议。但研究表明,年龄较大但肝脏状况良好的患儿,Kasai术后仍可能有较好的预后。家长需充分了解手术的风险和可能的预后情况。

结论

胆道闭锁的早期诊断和科学护理是提高患儿生存质量的关键,家长应密切关注症状变化并及时就医。

参考来源

  • 中国知网:《胆道闭锁患儿的护理研究》
  • 丁香园医学网:《胆道闭锁的诊断与治疗》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查一查能不能吃
食物分类
  • 选择食物分类
  • 五谷杂粮
  • 食物加工篇
  • 蔬菜/食用菌
  • 肉禽蛋/野味
  • 水果
  • 水产品/海鲜
  • 调味品
  • 饮品/饮料
  • 零食/小吃
  • 豆/乳/奶制品
  • 干果
  • 补品
  • 草药
适用人群
  • 选择适用人群
  • 不限
  • 孕妇
  • 产妇
  • 哺乳期
  • 婴儿
能不能吃
  • 能不能吃
  • 不限
  • 能吃
  • 慎吃
  • 不能吃
查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