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道闭锁是什么

胆道闭锁:病因、分类与治疗进展

概述

胆道闭锁是一种严重的先天性疾病,表现为肝内外胆管阻塞,导致胆汁无法正常排出,最终引发淤胆性肝硬化和肝功能衰竭。这种疾病是小儿外科领域中最重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

历史背景

  • 1813年:Home首次报道胆道闭锁病例。
  • 1891年:Tompson系统分析49例胆道闭锁病例,并进行了详细报告。
  • 1957年:Kasai开展了首例肝门空肠吻合术(Kasai手术),为胆道闭锁患儿提供了新的治疗希望。

胆道闭锁的分类

根据解剖部位分类

  • I型:总胆管闭锁(占10%)。
  • II型:肝总管闭锁(占2%)。
  • III型:肝门部闭锁(占88%)。

其中,I型和II型被认为是可矫正型(可吻合型),III型被认为是不可矫正型(不可吻合型)。

根据病变范围分类

  • 新生儿肝炎:仅累及肝脏。
  • 胆道发育不良:炎症累及肝外胆道,导致狭窄但未完全阻塞,部分病例可能自愈。
  • 可治型胆道闭锁:阻塞位于肝管、胆囊或胆总管远端。
  • 不可治型胆道闭锁:肝外胆管严重受累,结构纤维化,仅有残存粘膜。

研究表明,约80%的胆道闭锁病例由后天炎症引起,先天性发育异常导致的病例仅占10%,且常伴有其他先天性畸形。

病理特征

  • 肝内型:小肝管排列不整齐、狭窄或闭锁。
  • 肝外型:肝管或胆总管狭窄、闭锁或完全缺如。
  • 胆囊:纤维化、皱缩呈花生状,内含少量无色或白色粘液,有时完全缺如。

治疗进展

Kasai手术

Kasai手术(肝门空肠吻合术)是胆道闭锁的标准治疗方法,通过将肝门部与空肠直接吻合,恢复胆汁引流。尽管手术技术不断改进,但仍存在远期并发症,如胆管炎、肝内胆管囊性扩张、门脉高压和肝功能衰竭。

统计显示,约2/3的胆道闭锁患儿在成年前需要肝移植。

肝移植

肝移植为胆道闭锁患儿提供了长期生存的可能性。据报道,肝移植的1年生存率为98%,5年生存率超过95%。然而,肝源短缺、经济负担和公众认知不足等问题限制了肝移植的广泛应用。

结论

尽管肝移植技术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在当前条件下,Kasai手术仍是治疗胆道闭锁的主要方法。

参考资料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查一查能不能吃
食物分类
  • 选择食物分类
  • 五谷杂粮
  • 食物加工篇
  • 蔬菜/食用菌
  • 肉禽蛋/野味
  • 水果
  • 水产品/海鲜
  • 调味品
  • 饮品/饮料
  • 零食/小吃
  • 豆/乳/奶制品
  • 干果
  • 补品
  • 草药
适用人群
  • 选择适用人群
  • 不限
  • 孕妇
  • 产妇
  • 哺乳期
  • 婴儿
能不能吃
  • 能不能吃
  • 不限
  • 能吃
  • 慎吃
  • 不能吃
查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