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听到浮小麦会自然联想到小麦,实际上二者“本是同根生”,都来源于禾本科植物小麦的种子。不过,它们存在明显差异,小麦饱满且较重,入水后下沉;浮小麦籽粒干瘪、体轻,能浮在水面上。在临床上,二者均可入药,但药性与功效有所不同。下面具体分析它们在药性与功效方面的区别。
小麦性味甘、凉,可入心经、脾经和肺经,具有养心除烦的功效。它主要用于治疗心神不宁、失眠、妇女脏躁等症状,具体表现为烦躁不安、精神抑郁、悲伤欲哭等。脏躁症是由于人的心血不足引起的,会出现失眠多梦、心悸不安、常打哈欠、悲痛欲哭等一系列症状。
对于脏躁症,小麦的常用剂量为30 - 60克,用法是加水煎服。
浮小麦性凉、味道甘咸,可入心经、脾经、肾经,具有益气、除热、止汗的功效。“止汗”是浮小麦的主要效能,凡是由阳虚引起的自汗和由阴虚引起的盗汗患者都可以应用浮小麦治疗。用浮小麦治疗该症的代表方剂有“独圣散”。
不同症状搭配用药如下:
此外,浮小麦还有益气养阴的功效,常与玄参、麦冬、生地、地骨皮等药配伍使用,能够起到养阴清热、敛汗除蒸的作用,可用于治疗阴虚发热、骨蒸劳热等症状。浮小麦的常用剂量为15 - 30克,用法是加水煎服或者炒焦后研末服用。
浮小麦和小麦虽来源相同,但在外观、药性和功效上存在明显差异,在临床应用中需根据具体症状准确选用。
参考权威站点来源:中医古籍《本草纲目》等传统中医药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