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瘤是一种由大量增生血管构成的先天性软组织肿瘤,是婴幼儿中较为常见的疾病,发病率约为1%~2%。大多数血管瘤在婴儿出生后即可被发现。根据血管瘤的发展特点,其通常被划分为三个阶段:
增生期通常发生在出生后,血管瘤会迅速增生并向周围皮肤及深层组织扩展。此阶段通常持续6~10个月,表现为血管瘤快速扩张,颜色多为紫红色或深红色。
稳定期的血管瘤增长速度逐渐减缓,但仍可能比幼儿的生长速度快。此阶段一般持续3~6个月,血管瘤的增生和退化交替进行。
退化期通常从1岁以后开始,血管瘤的增长速度明显减慢,部分毛细血管瘤开始退化。血管瘤的颜色从紫红色逐渐变为淡紫红色,最终可能退变为灰色。外形由饱满隆起逐渐变为扁平甚至皱缩,皮肤组织可能出现纤维化。
对于患有血管瘤的婴幼儿,应详细记录以下信息:
建议每月复查一次,必要时每周复查一次,记录病变变化情况,包括:
如果血管瘤病变范围扩大,表面颜色加深(深紫色或深红色),或皮肤隆起加重,说明血管瘤处于增生期,应及时采取治疗措施。特别是当血管瘤位于头面部或手脚部位且增长迅速时,应尽早治疗,以避免面部畸形或肢体残疾。
可通过体位移动试验和穿刺检查来进一步确定血管瘤的性质和范围,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婴幼儿疾病,其发展阶段和类型决定了治疗和观察的策略,及时监测和科学干预是确保患儿健康成长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