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HIV/AIDS)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通过多种途径传播,其中母婴传播是新生儿感染HIV的主要途径之一。母婴传播指的是HIV感染的母亲在怀孕、分娩或哺乳期间将病毒传染给婴儿的过程。
尽管母婴传播是HIV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但通过科学有效的干预措施,可以大幅降低传播风险,甚至完全避免婴儿感染。
孕妇在怀孕期间应按照医生的指导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ARV),以降低体内病毒载量,从而减少宫内传播的风险。
对于HIV感染的孕妇,选择剖宫产而非自然分娩可以有效降低分娩过程中病毒传播的可能性。
产后避免母乳喂养,改用人工喂养(如奶粉),以杜绝母乳传播的风险。
新生儿出生后,应及时服用抗HIV药物,并定期进行病毒检测。
婴儿出生后需每三个月进行一次HIV检测,直至18个月为止。如果18个月后的检测结果为阴性,并符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相关标准,则可确认婴儿未感染HIV,成为健康宝宝。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显示,通过实施有效的母婴传播阻断措施,HIV母婴传播率可从30%-45%降低至不到2%。
通过科学的干预手段,HIV感染的孕妇完全有可能生下健康的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