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疫苗接种后的发烧现象及处理方法
背景信息
麻疹疫苗是预防麻疹的重要手段,但部分儿童在接种后可能出现发烧等反应。这些反应通常是疫苗接种后身体免疫系统的正常反应,但也需要家长密切关注,以便及时处理可能的异常情况。
常见接种反应
- 低热:接种后24小时内可能出现轻微发热,通常体温在37℃至37.5℃之间。
- 局部红肿和硬结:注射部位可能出现红肿和硬结,范围大小分为轻度(直径小于2.5厘米)、中度(2.5~5厘米)和重度(超过5厘米)。
- 淋巴结反应:接种部位反应较重时,可能引起附近淋巴结或淋巴管的炎症。
- 红疹:约5%的儿童在接种后1-2周可能出现红疹。
- 发烧:5-10%的儿童在接种后4-10天可能出现发烧,轻度为37.6~38.5℃,重度为39℃以上。
- 其他症状:部分儿童可能伴有头痛、头晕、全身无力、寒颤、恶心、呕吐、腹痛或腹泻等症状。
处理方法
- 轻微发热:通常无需特殊处理,可多饮水并注意休息,体温一般会在24小时内自行恢复正常。
- 局部红肿:可进行热敷(注意:卡介苗接种后红肿严禁热敷),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约5分钟,同时保持局部清洁,勤换内衣,避免破溃感染。
- 局部感染:如局部出现感染,可涂抹龙胆紫药水。
- 高烧:如体温超过38.5℃,可适量服用儿童退烧药,但需严格按照医生建议使用。
- 持续高烧或异常症状:如高烧不退或出现其他异常情况,应及时送医诊治。
注意事项
- 接种后需观察宝宝的状态,尤其是接种后的24小时内。
- 宝宝的穿衣应与成人类似,避免过多包裹导致体温升高。
- 接种前后避免让宝宝接触感染源,减少感染其他疾病的风险。
总结
麻疹疫苗接种后的发烧和其他轻微不适通常是正常反应,但家长需密切关注宝宝的状态,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