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古老的谷类作物及其多功能用途
基本信息
高粱(学名:Sorghum bicolor)是一种一年生草本栽培作物,属于禾本科高粱属。它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谷类作物,在全球范围内广泛种植。高粱在中国也被称为蜀黍、芦粟、芦穄。
植物学特征
- 秆:实心,中心有髓,具10-20节。
- 叶片:形似玉米叶,较厚而窄,表面被蜡粉,平滑,中脉呈白色。
- 花序:圆锥形,穗形分为带状和锤状两类。
- 颖果:颜色多样,包括褐色、橙色、白色或淡黄色,种子卵圆形,微扁,质地粘或不粘。
- 授粉方式:异花授粉。
生态习性
高粱喜温暖气候,具有抗旱和耐涝的特性,适应性较强,适合在多种气候条件下生长。
主要用途
- 食用:高粱谷粒可供食用,脱壳后即为高粱米,是中国传统的五谷之一。
- 酿造:高粱是酿酒的重要原料,常用于制作白酒和其他酒类。
- 制糖:糖用高粱的茎秆可榨汁制糖浆,或直接生食。农民称其为“甜秫秸”。
- 扫帚制作:帚用高粱的穗可用来制作扫帚。
- 饲料:高粱的嫩叶及幼苗含有羟氰苷,需经过阴干青贮或晒干处理后,才能安全用作饲料。
- 药用:颖果可入药,具有燥湿祛痰、宁心安神的功效。
分布与种植
高粱在中国的种植范围较广,其中以东北地区种植最为普遍。其耐旱性和耐涝性使其成为许多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重要粮食作物。
注意事项
高粱的嫩叶和幼苗中含有羟氰苷,进入胃内可能形成剧毒的氢氰酸,因此必须经过适当处理(如阴干青贮或晒干)后才能用作饲料。
结论
作为一种古老的谷类作物,高粱不仅在粮食、酿造、制糖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还具有药用价值,其多功能性使其在农业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