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又称核黄疸)是一种由高胆红素血症引起的严重神经系统疾病,常见于早产儿或低出生体重儿。由于新生儿肝脏功能尚未发育完全,胆红素代谢能力较弱,容易导致胆红素水平升高。如果未能及时干预,可能会对脑部造成不可逆的损伤,进而影响智力和运动功能。
在新生儿出生后的早期阶段,密切监测血清胆红素水平是预防胆红素脑病的关键。通过定期检测,可以及早发现胆红素升高的趋势,从而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
避免使用会与胆红素竞争白蛋白结合的药物。这类药物可能会增加游离胆红素的浓度,从而加重病情。
对于血脑屏障功能尚未完善的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或黄疸患儿,应特别注意以下症状:
即使血清胆红素水平不高,也应引起足够重视,及时就医。
围生期保健对于预防胆红素脑病至关重要。应尽量避免产前、产时及产后的高危因素,如母体感染、早产、胎儿窘迫等。
对于有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应在出生后尽早进行干预,包括光疗、换血治疗等,以降低胆红素水平。
通过早期监测、谨慎用药、加强保健和及时干预,可以有效预防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发生,保障新生儿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