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因、症状、预防及疫苗接种注意事项
什么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一种由流脑双球菌(Neisseria meningitidis)感染脑膜或脑脊髓膜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危险性,尤其对儿童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主要症状及临床表现
- 高烧:体温迅速升高。
- 头痛:通常为剧烈头痛。
- 喷射状呕吐:呕吐呈喷射状,非消化道原因引起。
- 脖子发硬:颈部僵硬,活动受限。
- 败血症症状:皮肤可能出现紫色淤血或瘀斑。
- 脑部损伤后遗症:可能导致听力下降、耳聋或智力低下等。
流行时间及高发季节
流脑多发于冬春季节,病例通常在每年的11月至12月开始增多,次年的2月至5月为发病高峰期。
预防措施:接种流脑疫苗
流脑疫苗是预防该疾病的重要手段。接种疫苗能够显著降低感染风险,尤其是儿童和其他高危人群。
疫苗接种后的可能反应
- 局部反应:接种部位可能出现轻微的红晕或硬结。
- 全身反应:少数人可能出现低热症状。
- 过敏反应: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发生过敏反应,具体反应与个体体质有关。
- 高烧:如果体温超过38.5℃,建议及时就医。
接种后的注意事项
- 接种后24小时内避免洗澡,以免感染或刺激接种部位。
- 多喝水,帮助身体代谢疫苗反应。
- 密切观察身体状况,若有异常反应及时就医。
流脑的危害性
流脑的病死率在5%~10%之间,未及时治疗可能导致严重的后遗症,包括听力损失、智力障碍等。因此,预防和早期诊断至关重要。
总结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尤其在冬春季节高发。通过接种疫苗和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保护儿童和高危人群的健康。
参考来源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