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黄疸正常值

早产儿黄疸正常值

新生儿黄疸:原因、正常值及健康警示

新生儿黄疸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现象,大多数刚出生的宝宝都会经历这一过程。研究显示,足月新生儿中有超过50%的宝宝会出现黄疸,而早产儿的比例更高,达到80%以上。这种黄疸通常在出生后24小时内开始显现,表现为皮肤和巩膜(眼白部分)泛黄。这是由于体内胆红素在皮肤表面沉积所致。

什么是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是由体内胆红素水平升高引起的皮肤和巩膜变黄的现象。胆红素是红细胞分解过程中产生的一种代谢产物,正常情况下会通过肝脏代谢并排出体外。然而,新生儿的肝脏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导致胆红素在体内积累,从而引发黄疸。

早产儿与足月儿黄疸正常值的区别

早产儿的黄疸正常值与足月儿有所不同,主要体现在血液中胆红素的浓度水平:

  • 足月新生儿的黄疸正常值:胆红素水平低于12.9毫克/100毫升血液(即12.9mg/dl)。
  • 早产儿的黄疸正常值:胆红素水平低于15毫克/100毫升血液(即15mg/dl)。

健康警示:病理性黄疸的判断标准

虽然大多数新生儿黄疸属于生理性范畴,但以下情况可能提示病理性黄疸,需要家长和医生的特别关注:

  • 胆红素水平超过上述正常值(足月儿>12.9mg/dl,早产儿>15mg/dl)。
  • 黄疸指数每天上升速度超过5mg/dl。
  • 黄疸持续时间过长:足月儿超过14天未消退,早产儿超过4周未消退。
  • 黄疸在消退后再次出现(黄疸退而复现)。

如何应对新生儿黄疸?

对于生理性黄疸,通常无需特殊治疗,黄疸会随着宝宝肝脏功能的逐渐完善而自然消退。然而,如果怀疑是病理性黄疸,家长应及时带宝宝就医,医生可能会根据情况采取光疗、换血治疗等干预措施。

建议与注意事项:

  • 密切观察宝宝黄疸的变化,尤其是皮肤和巩膜的颜色。
  • 定期进行胆红素水平检测,特别是早产儿。
  • 保持母乳喂养,帮助宝宝更快代谢胆红素。

总结

新生儿黄疸是大多数宝宝都会经历的生理现象,但家长需了解正常值范围和病理性黄疸的警示信号,以便及时采取措施,确保宝宝的健康。

参考来源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查一查能不能吃
食物分类
  • 选择食物分类
  • 五谷杂粮
  • 食物加工篇
  • 蔬菜/食用菌
  • 肉禽蛋/野味
  • 水果
  • 水产品/海鲜
  • 调味品
  • 饮品/饮料
  • 零食/小吃
  • 豆/乳/奶制品
  • 干果
  • 补品
  • 草药
适用人群
  • 选择适用人群
  • 不限
  • 孕妇
  • 产妇
  • 哺乳期
  • 婴儿
能不能吃
  • 能不能吃
  • 不限
  • 能吃
  • 慎吃
  • 不能吃
查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