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黄疸需要治疗吗

早产儿黄疸需要治疗吗

早产儿黄疸的治疗方法与管理

早产儿黄疸是由于胆红素在体内堆积而引发的一种常见临床表现。其发生原因多种多样,包括肝脏功能不成熟、红细胞破坏增加等。以下是关于早产儿黄疸的治疗方法及管理策略的详细说明。

1. 光疗

光疗是一种安全有效且操作简便的治疗方法,广泛应用于新生儿黄疸的治疗。其主要作用是通过光照将间接胆红素转化为可溶性产物,从而促进其排出。

  • 适用范围:主要用于治疗高间接胆红素血症。
  • 设备类型:蓝光箱、冷光源蓝光床、蓝光毯等。
  • 特殊建议:对于胎龄小于30周的极低出生体重儿,建议进行预防性光疗。

2. 换血疗法

换血疗法是降低血清胆红素浓度、防止核黄疸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其主要通过直接替换血液中的胆红素、致敏红细胞、抗体及有害物质来达到治疗目的。

  • 适用指征:血清胆红素浓度 > 342μmol/L(20mg/dl)。
  • 附加益处:纠正贫血、预防心力衰竭等。

3.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可根据具体病情选择不同的药物方案,以对症处理和辅助治疗为主。

  • 酶诱导剂:如鲁米那,剂量为5-10mg/Kg/日,分2-3次服用。
  • 尼克刹米:剂量为0.1每日3次。
  • 输白蛋白或新鲜血浆:白蛋白剂量为1g/Kg/日,静脉输入;或血浆25-30ml每日1-2次。1g白蛋白可结合16g胆红素。
  • 皮质激素:如强的松,剂量为2.5mg/次,每天2-3次。可抑制溶血过程并增强肝细胞酶对胆红素的结合能力。
  • 纠正酸中毒:使用5%的碳酸氢钠3-5ml/Kg,有助于胆红素与白蛋白的结合。
  • 中药治疗:可选用茵陈蒿汤加减。
  • 静脉滴注葡萄糖:可辅助降低胆红素水平。

补充信息

早产儿黄疸的治疗应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患者的个体差异以及治疗风险进行综合评估。家长需密切配合医生,定期监测胆红素水平,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结论

早产儿黄疸是一种可治疗的疾病,光疗、换血疗法及药物治疗等方法均可有效降低胆红素水平,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来源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查一查能不能吃
食物分类
  • 选择食物分类
  • 五谷杂粮
  • 食物加工篇
  • 蔬菜/食用菌
  • 肉禽蛋/野味
  • 水果
  • 水产品/海鲜
  • 调味品
  • 饮品/饮料
  • 零食/小吃
  • 豆/乳/奶制品
  • 干果
  • 补品
  • 草药
适用人群
  • 选择适用人群
  • 不限
  • 孕妇
  • 产妇
  • 哺乳期
  • 婴儿
能不能吃
  • 能不能吃
  • 不限
  • 能吃
  • 慎吃
  • 不能吃
查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