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性惊厥:小儿常见急症的全面解析
热性惊厥是小儿时期常见的急症,尤其多见于婴幼儿群体。6岁以下儿童的热性惊厥发生率约为4%~6%,显著高于成人的10~15倍。年龄越小,发生率越高。本文将详细解析热性惊厥的临床表现、可能原因以及相关背景信息,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这一疾病。
临床表现
热性惊厥的典型症状包括:
- 肢体节律性运动(抽搐)
- 昏迷
- 四肢和面部肌肉抽动,通常为阵发性
- 两侧眼球上翻、凝视或斜视
- 神志不清,可能伴随口吐白沫或嘴角牵动
- 呼吸暂停,面色青紫
- 发作时间多在3~5分钟内,有时反复发作甚至呈持续状态
热性惊厥的分类及原因
根据是否存在感染,热性惊厥可分为以下两大类:
1. 感染性热性惊厥
(1)颅内感染
以下感染可能导致颅内热性惊厥:
- 脑膜炎(如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
- 脑脓肿
- 病毒感染(如乙型脑炎、巨细胞病毒感染)
- 细菌感染(如结核性脑膜炎)
- 霉菌感染(如新型隐球菌脑炎)
- 寄生虫感染(如脑囊虫病、脑型疟疾)
(2)颅外感染
颅外感染中,以下情况可能引发热性惊厥:
- 急性胃肠炎
- 中毒型细菌性痢疾
- 脓毒症
- 中耳炎
- 破伤风、百日咳
- 重症肺炎
这些感染可能通过高热、急性中毒性脑病或脑部微循环障碍引发脑细胞缺血和组织水肿,从而导致惊厥。
2. 非感染性热性惊厥
(1)颅内疾病
以下颅内疾病可能导致非感染性热性惊厥:
- 颅脑损伤(如产伤、脑外伤)
- 颅脑缺氧(如新生儿窒息、溺水)
- 颅内出血(如晚发性维生素K1缺乏症)
- 颅内占位性疾病(如脑肿瘤、脑囊肿)
- 脑发育异常(如先天性脑积水)
- 脑性瘫痪及神经皮肤综合征
- 脑退行性病变(如脱髓鞘脑病)
(2)其他原因
其他可能原因包括胆红素脑病、脑白质变性等。
家长应对策略
一旦孩子出现热性惊厥症状,家长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 保持冷静,避免惊慌失措
- 将孩子平放在安全的地方,避免跌落或碰撞
- 不要强行按住孩子的肢体或试图喂药
- 尽快送医,明确诊断并查明病因
总结
热性惊厥是小儿常见的急症,可能由多种感染性或非感染性原因引起。家长需要提高警惕,及时识别症状并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
参考来源:NCBI, WHO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