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是一种常见现象,其发生率约为50%。大多数情况下,黄疸会在一段时间后自行消退。然而,随着母乳喂养率的提高,母乳性黄疸的检出率也显著增加。据统计,母乳性黄疸占新生儿黄疸发生率的20%以上,且通常可持续2至3个月。
对于确诊为母乳性黄疸且血清胆红素水平过高(超过220μmol/L)的足月儿,可以通过光疗来降低胆红素水平。研究表明,波长为425~475nm的蓝光能够有效分解血清胆红素。经过光疗,胆红素会转化为水溶性物质,并通过尿液和胆汁排出体外。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营养来源,即使黄疸与母乳相关,也不建议随意停止母乳喂养。以下是喂养调整的建议:
通常,随着婴儿月龄的增长,母乳性黄疸会逐渐消退,不会对婴儿的健康发育产生长期影响。
如果暂停母乳喂养后黄疸仍未减轻,或反而加重,应及时到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以排除其他病理性原因。
母乳性黄疸是新生儿黄疸的一种常见类型,通常无需过度担忧。通过合理的光疗和喂养调整,大多数情况下黄疸会逐渐消退,不会对婴儿的健康发育产生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