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因及诱发因素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童时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可在一年四季发病,每位儿童每年可能发病多次。病原体主要侵袭鼻、咽、扁桃体及喉部,引发炎症。以下是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因及诱发因素:
一、病因
1. 病原体
病原体是引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直接原因,主要包括病毒和细菌:
- 病毒感染:约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90%。常见病毒包括:
- 粘病毒:如流行性感冒病毒(A型和B型)、副流感病毒(1、2、3、4型)、呼吸道合胞病毒。
- 腺病毒:目前已知有30余种血清型,可引起轻重不等的上呼吸道感染。
- 小核糖核酸病毒:如柯萨奇病毒A组和B组、ECHO病毒以及鼻病毒。
- 细菌感染:细菌感染多为继发性感染,因病毒感染损害了上呼吸道的局部防御功能,使潜伏的细菌得以侵入。少数情况下为原发性感染,常见细菌包括:
- 病毒与细菌的混合感染也较为常见。
二、诱发因素
1. 儿童的生理特点
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防御能力较弱,容易受到病原体侵害。
2. 全身及局部免疫功能低下
儿童免疫功能的发育尚不成熟,尤其在某些特殊阶段,容易因免疫力低下而感染。
3. 疾病影响
- 先天性疾病:如兔唇、腭裂、先天性心脏病及免疫缺陷病等。
- 急性传染病:如麻疹、水痘、猩红热和流行性腮腺炎等。
- 营养性疾病:如营养不良、贫血、佝偻病及小儿腹泻等。
- 慢性疾病:如肺结核等,也可能成为诱发因素。
4. 环境因素
- 卫生习惯及生活条件差:如居住环境拥挤、通风不良、阴暗潮湿、阳光不足、家长吸烟、护理不周等。
- 气候变化:如寒冷天气可能导致鼻部黏膜舒缩功能紊乱,增加感染风险。
结论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与病原体、免疫功能、疾病及环境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预防需从改善生活环境、提高免疫力和注意卫生习惯入手。
参考来源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