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麻痹症疫苗:预防与使用指南
背景介绍
小儿麻痹症(脊髓灰质炎)是一种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可能导致永久性瘫痪甚至死亡。疫苗接种是预防该疾病的最有效手段。
我国可用的小儿麻痹症疫苗种类
目前,我国提供两种主要的小儿麻痹症疫苗,分别是减毒活疫苗(糖丸)和注射灭活疫苗。这两种疫苗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的接种需求。
1. 减毒活疫苗(糖丸)
- 形式: 以糖丸形式口服,适合儿童使用。
- 注意事项: 糖丸需用温水送服,避免使用热开水,因为高温会破坏疫苗的活性。
- 接种周期: 每次服用需间隔4周,按照接种计划定期服用。
- 优点: 价格低廉,易于大规模推广。
- 缺点: 在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导致疫苗相关麻痹病例。
2. 注射灭活脊髓灰质炎疫苗(IPV)
- 形式: 通过注射方式接种。
- 功效: 具有显著的预防效果,适用于免疫系统较弱的儿童或不适合服用糖丸的情况。
- 接种周期: 需定期反复注射以维持免疫效果。
- 优点: 更安全,不会引发疫苗相关麻痹病例。
- 缺点: 成本较高,接种需要专业人员操作。
疫苗接种的重要性
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通过大规模疫苗接种,全球范围内小儿麻痹症的发病率已大幅下降。然而,病毒在某些地区仍然存在,因此持续接种疫苗是消除该疾病的关键。
接种建议
根据我国国家免疫规划,建议儿童在出生后2、3、4个月分别接种三剂脊髓灰质炎疫苗,并在4岁时进行一次加强接种。家长应根据当地卫生部门的建议,选择适合的疫苗种类。
总结
小儿麻痹症疫苗是预防脊髓灰质炎的有效工具,合理选择和按时接种疫苗可以有效保护儿童健康。
参考来源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