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 ARF)是一种严重的肾功能障碍,其治疗目标包括去除病因、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减轻症状、改善肾功能以及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根据病因的不同,治疗策略有所差异。以下是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原则与具体方法。
所有确诊的患者都应严格卧床休息,以减少肾脏负担。
少尿期患者需严格计算24小时的出入水量。补液量应根据显性失液量(如尿液、呕吐、出汗等)和不显性失液量(如呼气和皮肤蒸发的水分)综合计算。
高钾血症是急性肾衰的常见并发症,严重时可危及生命。最有效的处理方法是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
低钠血症通常为稀释性,体内钠总量并未减少。仅在血钠浓度<120mmol/L或虽在120~130mmol/L但出现症状时,才需补充钠盐,可使用3%氯化钠或5%碳酸氢钠。
对于非高分解代谢的少尿期患者,补充足够热量可减轻代谢性酸中毒。但高分解代谢型患者需及时治疗,当血浆碳酸氢根低于15mmol/L时,可静脉滴注5%碳酸氢钠。
对于少尿病例,在排除血容量不足后,可试用速尿(呋塞米)或甘露醇。速尿可扩张血管、增加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但需注意剂量控制,避免耳毒性或肾实质损害。
感染是少尿期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应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合理选用对肾脏无毒性的抗生素,并调整剂量以适应肾功能状态。
急性肾衰患者,尤其是伴有高分解代谢状态的患者,应通过营养支持提供足够热量,减少蛋白分解,减缓氮质血症的进展,增强机体抵抗力。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病因、患者状态及并发症,通过多种手段协同干预,最大限度地改善患者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