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高血压:症状、分类及危害
妊娠高血压是一种妊娠期妇女特有的疾病,主要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先兆子痫、子痫、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以及慢性高血压。这种疾病通常发生在妊娠20周以后或产后2周内,严重时会对母体及胎儿的健康构成威胁。
妊娠高血压的分类
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妊娠高血压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个阶段。
1. 轻度妊娠高血压
- 血压轻度升高,通常在妊娠20周之前血压正常,之后升高至≥17.3/12 KPa(130/90 mmHg)或较基础血压升高≥4/2 KPa(30/15 mmHg)。
- 部分孕妇可能伴有轻度水肿和少量蛋白尿。
- 如果未及时干预,可能迅速发展为更严重的阶段。
2. 中度妊娠高血压
- 血压进一步升高,但未超过21.3/14.7 KPa(160/110 mmHg)。
- 尿液中蛋白质含量有所增加,水肿症状更明显。
-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头晕等自觉症状。
3. 重度妊娠高血压
- 血压超过21.3/14.7 KPa(160/110 mmHg)。
- 尿蛋白显示强阳性,水肿程度因孕妇体质而异。
- 常见症状包括头痛、视力模糊、上腹痛,严重者可能出现昏迷。
- 此阶段包括先兆子痫和子痫,需立即送医治疗。
妊娠高血压的危害
妊娠高血压如果未及时治疗,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包括:
- 母体方面:脑出血、肾功能衰竭、心力衰竭等。
- 胎儿方面:胎盘早剥、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早产甚至胎死宫内。
预防与管理
妊娠高血压的预防和管理措施包括:
- 定期产检:监测血压、尿蛋白水平及胎儿发育情况。
- 健康生活方式:控制体重、均衡饮食、适量运动。
- 高危人群(如有高血压病史或多胎妊娠)需加强监测。
- 出现异常症状(如头痛、视力模糊)应立即就医。
总结
妊娠高血压是一种潜在危险的妊娠期并发症,及时的监测和管理对于保障母婴健康至关重要。
参考来源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